越南金融危機的四大教訓
    2008-06-11    魏也    來源:上海證券報

    幾乎在沒有任何明顯徵兆的情況下,越南就突然陷入了金融危機之中,自由落體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越南金融危機到底是一個孤立的現象,還是像引爆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泰國一樣,即將成為點燃一場新的區域金融危機的導火索?雖然我們尚且無法對此作出明確的判斷,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越南的教訓需要我們認真吸取,未雨綢繆,盡快採取措施避免危機向我國蔓延。

    教訓一:警惕熱錢。熱錢的唯一目的是逐利,但在熱錢進入之初,由于其所營造的虛假繁榮的誘惑力,非常容易讓人放松警惕。而實際上,越南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直沉浸在這種虛假的繁榮中,熱錢進入之初在滿足越南對資金的焦渴需求的同時,也在埋下巨大的隱患。熱錢不過是罩著美麗畫皮的吸血鬼,一旦牟利的意圖實現,它就可能突然撤退。當熱錢撤退,支撐虛假經濟繁榮的基石倒塌,就容易引發金融危機乃至整個經濟危機。
    雖然越南是一個小經濟體,但中國卻在很多方面與它有相似之處,而這恰是最值得警惕的。今年一季度,我國外匯各項貸款增加488億美元,同比多增462億美元,增加18倍。而4月份的數據更甚,外匯儲備余額增長744.6億美元,創單月外匯儲備增長歷史新高。其中,貿易順差和單月外商直接投資合計增長只有242.8億美元,“不可解釋性外匯流入”高達501.8億美元。熱錢涌入的目的是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利,一旦這個過程完成,它們就可能突然撤退。對于中國而言,在無法有效阻止熱錢進入的情況下,如何降低熱錢的獲利預期和獲利機會,避免熱錢“功成身退”,將是重中之重的大問題。

    教訓二:不堪升值之痛。越南盾一直處于小幅升值的趨勢中。今年3月下旬,越南政府接受外國專家“以本幣升值控制通貨膨脹”的建議,將越南盾與外幣的浮動幅度由0.75%擴大到1%。但是,快速的升值只會降低熱錢獲利的成本,或者説,為熱錢最後的獲利了結提供方便。而一旦熱錢完成套現過程,那麼,本地的貶值就變得難以避免。越南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匯率幅度的擴大加快了熱錢的獲利了結步伐,越南盾在短時間內由升值變為貶值,兩個月內快速貶值2.6%。而美元的短期企穩,對國際熱錢所産生的吸引力,又激發了熱錢迫切套現離開的衝動。
    中國現在也面臨著這個問題。為什麼那麼龐大的資金涌向中國?它們的目的或許千奇百怪,但有一點應該是相通的,那就是坐等人民幣升值,從中牟取暴利。德意志銀行最新一份研究報告認為,伴隨著人民幣升值和後續的升值預期,實際流入的熱錢規模甚至超過今年前四個月的官方外匯儲備增量,達到3700億美元。一些投資者認為,近期內人民幣匯率將破6甚至更低,這種預期給熱錢帶來了巨大吸引力。越南的教訓説明,快速升值不僅會吸引更多熱錢進入,還會成全熱錢,幫助熱錢減小獲利的時間成本,而不是阻止熱錢的進入。現在,已到中國的熱錢都在翹首以待,坐享其成,再升值只會正中其下懷。

    教訓三:通脹要早治理。通貨膨脹經常成為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的導火索。由于美國採取弱勢美元政策,國際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這種世界范圍內的通脹壓力傳導到了地球每一個有經濟活動的角落,這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PPI增速過快,PPI上漲壓力逐漸傳遞到CPI,推高通貨膨脹。而且,熱錢投機行為不斷推升股市和房價,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同時,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企業利潤下降,競爭力下降,民眾的整體收入水準也下降,使得部分通脹壓力無法通過自我修復機制得到化解。因此,今年5月,越南CPI漲幅達到25.2%,創下1992年以來最高水準,在存款利率為負值的情況下,民眾對本幣失去了信任感,紛紛將越南盾兌換成黃金或美元,導致越南盾急速貶值,最終引發金融危機。
    與越南相比,中國也面臨著比較大的通脹壓力,但中國從去年CPI剛開始上漲的情況下,就開始實行緊縮貨幣政策,抑制流動性。同時,採取各種鼓勵措施,加大豬肉、糧食的生産和供給,有效防止了食品類價格的失控。同時,中國對房地産和股市採取了調控措施,並抑制電價、油價的上漲,以換取緩解通脹壓力的時間。因此,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經濟運作狀況良好。但是,對于房地産的調控,效果仍不夠明顯。同時,由于經濟發展對外依存度較高,對于輸入型通貨膨脹的抵禦能力仍是中國的薄弱環節,是需要警惕的。

    教訓四:股市和房地産泡沫要早日擠壓。從2005年到2007年3月12日的兩年多時間中,越南股市漲了5倍。到2007年1月份時,越南股市指標股的平均市盈率就已高達73倍,成為“世界增長率最高的股市”,越南監管部門對外資入場不僅不限制,甚至還採取鼓勵的政策,使得國際遊資安全地獲取豐厚利潤。但是,當遊資完成獲利過程後,就獲利了結,對股市匯市雙向做空,使越南資本市場慘遭滅頂之災。越南股市自今年5月初開始下跌,在至今為止的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裏,跌幅已經達到64%,可謂慘烈之至。
    同時,最近幾年,越南地價、房價持續上漲,持續時間長達十年。由于地價上漲過快,投資于越南胡志明市工業園的國外投資者要付出兩倍于泰國曼谷工業園的租金價格,降低了越南的競爭力。而在房價上漲過程中,銀行推波助瀾。據摩根斯坦利的估計,貸款一直在以每年超過35%的速度增長。房價、地價的持續上漲,累積了大量泡沫,最終成為助推這次金融危機的重要力量。現在,越南大、中城市的房地産價格平均下跌已達50%以上,由于這次下跌是泡沫的集中爆發,其強度已經完全超出了政府可控范圍。
    與越南的情況相比,中國股市經過調整,估值已經回歸到合理水準,市盈率即使與發達資本市場相比,也基本上具有了長期投資價值。關鍵是房地産市場,由于房價的漲跌與地方政府關係密切,許多地方政府變相抵制宏觀調控政策,導致房地産調控從2005年至今始終未能産生明顯效果(只有深圳、廣州等地的房價有較深調整)。越南的教訓告訴我們,沒有永遠只漲不跌的房價,如果不提前通過調控擠壓房地産市場中的泡沫,將不得不面對可怕的隱患。我國房價與越南一樣,經歷了一個長達十年的上漲周期。國際上公認的衡量房價合理程度的指標——房價收入比,通常為3倍至5倍,而在我國幾個大城市的中心城區,這一比值已經高達30倍甚至40倍以上。早日擠壓泡沫會承受陣痛,但這種陣痛仍是在可承受范圍內的,等到泡沫自發破滅時,後果將不堪設想。
    與中國相比,越南是一個比較小的經濟體,但是,鑒于越南與中國的許多共同點,對于越南金融危機,我們應該認真研究、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相關稿件
越南政府提出:2009年將繼續控制通貨膨脹 2008-06-11
[文摘•越南]“外匯管制”拯救越南? 2008-06-10
[文摘•越南]越南股市樓市崩盤警示中國 2008-06-10
[文摘•越南]未來12個月越南盾或貶值40% 2008-06-10
[文摘•越南]越南總理表態將捍衛幣值穩定 200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