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災區
    2008-05-14    新華社記者:李宣良 李剛    來源:經濟參考報
  5月13日6時整,北京西郊機場。
  兩架乳白色的空軍4019號專機停臥在跑道上。身着深藍色服裝的機組人員在上上下下地忙碌着。太陽躍出地平線,6時06分,飛機準時起飛。
  機械師閆龍告訴記者,12日中午地震發生後,機組人員就意識到他們可能隨時要擔負救災運輸任務,所有人員都進行了相應準備。果然,當天下午他們就接到了上級命令。“我們是2時進場的,給飛機加油、加水,進行各項檢查,不一會兒天就亮了。”閆龍説,飛機起飛後,他也不能閒着,要仔細聽飛機發動機和各關鍵部位的聲音,防止發生意外。
  飛機飛得極為平穩,即使在河南某軍用機場降落,記者也沒有感到太大的顛簸。
  飛機停穩,早已列隊在跑道邊的空降兵某部官兵立即開始往飛機上裝運貨物。
  空降兵某師政委陳輝告訴記者,空降兵部隊共投入兩個師、約9000名兵力參加抗震救災。“空降兵部隊具有機動能力強、突擊速度快的特點,可以通過機降和傘降迅速向災區投送兵力。”陳輝説,空降兵已經安排了600名兵力作傘降準備,如果需要,可以“從天而降”進入“孤島”汶川縣城。
  空降兵部隊是在13日零時30分接到上級預先號令的;6時,部隊就已做好了飛赴災區的全部準備;8時,部隊進入機場;8時28分,第一架運輸機起飛。
  記者乘坐的專機上,又上來了72名空降兵官兵。這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戰爭年代曾參加過上甘嶺戰役,涌現出黃繼光、邱少雲等戰鬥英雄,和平年代中,他們也屢次在抗洪、抗擊雪災等抗災救災中大顯身手。
  官兵們輕裝上陣,為了盡可能多運人員,他們只帶了鐵鍬、鎬頭、手套等必備裝備,每人帶了3天的乾糧。
  9時10分,裝載完畢的飛機向着綿陽飛去。
  “你們中有誰家鄉是災區的?”記者問身邊的戰士。
  唰!一下子舉起了四五隻手。
  22歲的一級士官陳勇,家在四川德陽。“從電視新聞裏看到地震的消息,我急壞了!”他説,打了一個小時的電話後才和家人&&上,得知家裏的房屋倒塌了,所幸的是,只有外公受了傷。
  “知道部隊要抗災,我第一個報名。”他説,“我不希望更多家庭受災。”
  17歲的刁成龍,雖然長得瘦瘦弱弱,但半年的軍營磨礪,已經使他身上多了許多男子漢氣息。他的家也在德陽,直到部隊出發前,也未能和家人&&上。
  “電話打通了,就是沒人接。”記者看到,眼淚在他的眼眶裏打轉,他強忍着沒讓眼淚掉下來。
  “我真想回家看看,真擔心我爸爸媽媽。”刁成龍説,“可我是一名空降兵戰士,我必須先顧大家,再顧小家。”
  29歲的三級士官王箭是重慶人,家裏的房子裂了縫,但他並不願多提,而是給新兵們説起了自己參加各種搶險救災和大型演習的經歷。一路上,那些一開始對抗震救災心裏有點打鼓的“新兵蛋子”,個個眼裏泛光。
  10時55分,飛機在綿陽機場緩緩降落,機場上空淅淅瀝瀝地下着雨。經過1000多公里長途機動的官兵,沒有片刻的休息,卸載完物資後,立即整隊向抗災一線進發。
  身着迷彩的綠色身影,很快消失在煙雨中。
  相關稿件
受地震影響66家上市公司今起停牌 2008-05-13
國家地震救援隊趕往四川 2008-05-13
四川汶川發生7.8級大地震 2008-05-13
滬市45家川渝上市公司受地震影響實施停牌 2008-05-13
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 200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