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節上體驗未來人居生活
    2008-04-29    本報記者:陳偉 紀振宇 劉卓    來源:經濟參考報
  把內外墻、樓板、梁、樓梯、廚房、衞生間等模塊一一組裝起來,通過預留的鋼筋與現場澆築的承重構件相連,在經歷了20道並不複雜的工序之後,一座嶄新的建築拔地而起。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玩積木游戲呢?不要誤會,這是記者27日在首屆海峽西岸地産節舉行的“未來人居生活”公益展上看到的一幕。
  未來的人居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在福州國際會展中心,“未來人居生活”展館被分為人居體驗區、青年暢想區、城市共建體驗區三大區域,每個區域裏都是人頭攢動,不斷有好奇的觀眾前來體驗和拍照。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即,將房屋各個部分框架構件像汽車零部件一樣預先在工廠內大規模生産,然後一一送到建築實地進行拼裝,並且保證每一個建造流程的生産品質。
  “隨着未來科技的發展,流水線生産房子應該是不難實現的,不過剛開始人們恐怕還不一定那麼快接受,因為跟傳統施工方式造出來的房子相比,它是不是一樣牢固和安全呢?”30歲出頭的柯先生和愛人在參觀之後這樣對記者説。
  據介紹,這種住宅工業化生産方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傳統施工方式難以保證質量、現場作業多、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周期長、污染嚴重等問題,有利於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也許不用等待太久,實現房屋的量身定做將不再是一個夢想。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已經有開發商嘗試通過研究青年群體的價值觀和生活形態,發現青年群體的戶型需求特點,再根據客戶需求解碼為設計人員可以理解的設計語言,從而進行更加精準的産品匹配。
  “因為經濟能力有限,很多家庭可能買不到很大的房子,所以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設計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對建築有兩個方面的需求,一個是要實用,另一個就是要有個性。”29歲的胡先生説。
  “房屋從來就不是冷冰冰的居住機器”——未來的房子將更加注重細節,也更加人性化。走進“睡眠體驗室”,記者按下遙控器,燈光、窗簾、電視機、背景音樂等慢慢進入“入睡模式”,逐漸暗合。而到了設定的時間,窗簾、音樂、燈光等又會自動慢慢開啟,讓睡眠者舒緩地得到甦醒的信號,逐漸醒來。
  走進“燈光體驗室”,現場工作人員説,未來房子裏面的燈光將根據不同場景來進行設計,比如餐廳的燈光會配有暖色調,這樣菜肴看起來會更誘人;客廳電視墻設置側面的墻地燈,就會平衡電視機畫面帶給眼睛的光線刺激。“這個展覽對於人性化設計的關注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我覺得,我們不僅要把房子蓋起來,還要創造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不過我不贊成什麼事情都用遙控,那樣我們就太懶了。”25歲的劉小姐説。
  相關稿件
唐納德•特朗普:從破落戶到地産王的秘密 2008-04-28
《財富》雜誌:地産巨頭特朗普的經營之道 2008-04-28
紐約房地産大王——唐納德•特朗普的發跡史(二) 2008-04-28
紐約房地産大王——唐納德•特朗普的發跡史(一) 2008-04-28
王石:地産業出現拐點已是事實 200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