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藍罐,一年可節水3/4個西湖
    2008-04-01    本報記者:李新民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日前隨同中央媒體節能減排採訪團來到浙江寧波,中國最大的石油煉化基地——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走進污水處理氧化塘區,一排高高矗立的藍色罐狀容器映入眼簾。
  “可別小看這些藍罐罐。”中國石化集團生産經營管理部副主任、節能辦主任呂長江説,“這是目前國內煉油行業第一套污水‘適度處理’回用系統,一年節約的水量相當於3/4個西湖。”
  呂長江告訴記者,石油煉化企業是用水大戶,為節約用水、減少排放,鎮海煉化公司承擔了中國石化“節水減排成套技術”攻關項目開發,先後投用第一、第二系列達標外排污水回用裝置,90%的外排污水回用作循環水的補充水。統計顯示,去年鎮海煉化累計回用達標污水513萬噸,基本實現了煉油工業污水“零排放”,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我國煉油工業節水減排的典型。
  在鎮海煉化有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沿着藍色罐狀容器旁邊的鐵梯向上攀登,登上藍罐頂部的平台放眼一望,只見一個藍罐中污水翻涌,經過罐邊的凹槽“汩汩”流出,再流進另一個罐中……污水經幾番循環處理後,混濁中已透出幾分清澈。
  “在國內有的煉化企業,污水經處理後可以直接飲用,鎮海煉化能做到這一步嗎?”記者問。
  “寧波是豐水地區,把污水深度處理到能夠飲用沒有太多必要。我們企業污水處理的目的是要回收利用,不是飲用。”鎮海煉化公司代表、黨委書記江正洪回答説,“所以我們在回用水水質指標的控制上,堅持污水‘適度處理’原則,處理成本僅為0.26元/噸,與深度處理工藝成本動輒幾元相比具有明顯的技術經濟優勢。”
  指着藍罐下面的氧化塘,鎮海煉化環保科長白海洋告訴記者:“鎮海煉化從節約用水、重復用水的目的出發,全力開展‘提高廢水資源化水平’‘發送回用污水水質,增加回用污水水量’等技術攻關。先後投運了200噸/小時凝結水回收擴能改造項目、化工節水減排項目、尿素裝置解吸廢水回用項目等等,使外排污水回用能力達到600噸/小時。”
  據統計,目前鎮海煉化的噸油新鮮水消耗量僅為0.362噸,居國際領先水平。以目前的原油加工量計算,與國內噸油耗水平均水平——0.69噸相比,鎮海煉化一年就可節約3/4個西湖水量。
  相關稿件
北京百事獲“北京市節水型單位”稱號 2008-02-22
行業機構參與評估TOTO榮獲節水貢獻獎 2007-12-21
“大糧倉”如何念好節水經? 2007-12-13
山東桓台啟動建設國家“863”節水項目區 2007-11-02
我國農業部門推進農田節水緩解水資源緊缺 200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