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生態文明”
    2007-11-02    蔡永飛    來源:經濟參考報
  “建設生態文明”,是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之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中國共産黨重要文獻中首次提出的一項新的重要戰略任務。
  什麼叫“生態文明建設”?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建設生態文明具體要求時説得很明確:“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很明顯,這裡所強調的是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的問題,就是説,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對傳統的工業生産方式進行改造,使之成為能夠讓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的生産方式,就是要建立讓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並牢固樹立與這樣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
  儘管生態文明建設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已經在推進,但畢竟生態文明建設對多數人來説還是一個新觀念、新生事物,難免存在認識不到位甚至誤解的問題。據筆者的觀察,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問題上,有這樣一些認識誤區是需要加以克服的:
  比如説,有人認為我們的工業化還沒有完成,過早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會阻礙加快工業化進程。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地方一些部門的官員把生態文明建設當作是表面文章,往往是搞花架子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則不到位。這樣的現象表明,許多人的觀念沒有轉變,對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的認識還很不足,也還缺乏相應的制度約束。
  又比如説,有人認為,建設生態文明主要就是綠化、美化環境,大搞愛國衞生運動,等等。可能這樣的誤解是比較普遍的。雖然建設生態文明需要綠化美化環境,保護青山綠水,並且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根本問題並不是這些,而在於對經濟發展方式特別是工業發展方式的變革。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抓住改造各變革經濟發展方式這個根本和關鍵。有的高能耗、高污染企業把廠區搞成了花園,就算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了,這是十分荒謬可笑的。
  又比如説,有人認為,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農村區域的事情。而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村區域的生態建設固然也是重要的,但生態破壞更嚴重的恰恰主要是城市地區,因為我們的工業主要是在城市。因此,在現階段,迫切需要樹立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首先是城市地區。
  又比如説,許多人認為,生態文明建設主要是領導者的事情,與我們老百姓沒什麼關係。而事實上,雖然領導者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更重要、更迫切,十七大報告提出的要求首先也是對我們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而言的,他們需要制定和實施相應的規劃、政策、制度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但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能不能做到,制定了規劃、政策等等能不能實現,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每一個社會成員也都需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以科學發展觀來支持、配合和監督領導機關,讓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政策措施得到落實,讓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行為受到監督並得到糾正。正是因為如此,十七大報告中才明確要求“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另一方面,生態文明建設跟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息息相關。不僅在社會生産活動中需要我們自覺按照科學發展觀去做,在我們的私人生活中也需要從每一個細節中體現我們的“生態文明”,體現我們的精神品味和生活質量。建設生態文明,全社會各方面大有可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大有可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