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佳公告&&,以3.42億元購得江蘇昆山市周莊鎮全旺路南側總面積為36.7萬平方米的土地,並將在該地塊進行房地産及商業等配套産業開發。有分析人士認為,康佳投入鉅資到房地産領域,或是為了彌補彩電業務引起的收入減少。(7月7日《京華時報》)
説實在話,如果不留意看,在大多數人眼中,這個事情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是企業的內部一件普通不過的投資擴張行為。 但是,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眾所周知,康佳是中國家電製造業中的幾朵金花之一,是著名品牌,這個牌子如春天的燕子,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是,康佳的年營業額已經連續多年徘徊在100多億元左右,在主業滯漲或徘徊不前的境況下,只有另謀它途,毫無疑問,房地産領域——這個最有“錢圖”的事業,就被康佳看中。 當然,在家電行業,別抱琵琶,搞房地産的不止是康佳一家,海爾,海信,長虹,創維也進入了該領域,筆者想不通,明明是最有前途,最有科技含量,最有市場份額,最能贏得消費者的家電業,為何要傍地産“大款”,説白了,就是房地産賺錢太容易,而且是暴利,在高額利潤面前,就是家電“之花”的康佳,也無法守身如玉,只好傍地産“大款”。因為,“營業額已經連續多年徘徊在100多億元”,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現實,現在,3.42億元購得36.7萬平方米的土地,通過開發運作,要不了多久,就會財源滾滾。 但是,筆者不解,是修房子科技含量高還是造家電科技含量?毫無疑問,是造家電。雖然搞房地産修房子,需要一定的技術,但是,卻不是高科技,而家電在卻要不斷的投入研發和推廣。就拿電視機來説,20多年來,從黑白到彩色,從大屏幕到背投,從超平到純平,從等離子到液晶,再到平板,現在3D已經呼之欲出,無論是研發還是引進,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此,才有了一份可觀的利潤,但是,與房地産業取得的暴利相比較,完全是雲泥之別。 雖然做什麼,怎麼做是企業的自主行為,只要在法律的範圍內,但是,做科技的不如修房子的,搞研發的做不過砌磚頭的,幹實業的不如炒地産的,這就不正常了! 國家的強大,經濟的繁榮,百姓的幸福,需要實幹,需要實業,而不能指靠炒地皮,搞房産,雖然那樣的做法也會拉升GDP的指數,但是,這樣的發展是虛胖,表象繁榮,實際空虛。縱觀世界發展史,沒有那一個國家靠炒地皮,搞房産進入發達國家,而恰恰相反,日本、美國因為房地産問題,先後産生了“泡沫經濟”,出現了“次貸危機”,前車之鑒,不可不察。 最近,中央及各地政府相繼&&了一些調控措施,對房地産市場的“虛火”降溫,但是,效果還不顯著,反而,北京、廣州、上海的房價沒有降多少,租價卻大幅度飚升,這難免讓人感覺有些“糾結”。儘管日前國土資源部徐紹史部長滿懷信心地説,房價還要降,但是,筆者擔心的問,有可能嗎? 筆者感覺,只要房地産的暴利還在,搞科研的不如修房子的賺錢,畸形發展的理念未改,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電“之花”,傍上地産“大款”,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浮躁起來,加入房地産“部隊”,因為搞10年研究的成果,不如炒一個樓盤,幾年的家電銷售收入,抵不過一年的房地産。 這對企業來説,是現實的,但是,對國家的發展來説,卻是危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