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漲價:可能引發關聯産業連鎖震蕩
    2010-07-0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些糧食專家認為,玉米價格上漲問題亟須引起關注,因為玉米作為應用比較廣泛的糧食原料,有可能出現一漲帶動千業漲的現象

  目前吉林省玉米收購價平均每噸超過1800元,最高達到1850元/噸,達到近10年來歷史最高點,且仍有上漲態勢。專家認為,糧價上漲目前已經對糧食加工業、畜牧業及食品工業等關聯産業産生連鎖影響,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市場行情監督與調控,並綜合運用政策手段調節市場供需平衡,必要時也可採取適當進口方式平抑國內糧價,維持國內玉米及其關聯産業持續健康發展。

  拉動整個食品價格的上漲

  吉林省糧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笑然認為,玉米價格上漲所帶來的第一個危害就是拉動整個食品價格的上漲,造成公眾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增強。玉米盡管已經不是餐桌上的必備食品,但是玉米一些初步加工産品在食品領域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不少食品都添加了玉米原料來作為調味或增加營養,比如玉米淀粉在很多食品中都有應用,就連玉米生産的食用酒精也被廣泛應用于白酒及部分食品中,玉米原料的上漲將帶動這些下遊産品的上漲,有可能會帶動新一輪的漲價潮。 
  二是對畜牧業生産帶來嚴重影響。吉林省畜牧局局長賈濤認為,目前的養殖産業已經建立在玉米飼料為基礎上,玉米飼料的價格與畜牧産品的價格密切相關,玉米價格上漲已經對吉林省的畜牧産業帶來一定的影響。在當前玉米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畜牧行業卻出現了低迷的現象,成本不斷提高已經影響到飼料和畜牧行業的健康發展。吉林省的養豬、養雞等産業在成本不斷高企的情況下,恢復比較緩慢,給農民增收、農産社會經濟進步帶來了不利影響。有資料顯示,玉米飼料已經在養殖成本中佔60%以上,玉米市場的風吹草動都會給這個行業帶來嚴重影響。 
  三是給玉米深加工企業帶來嚴重壓力。由于玉米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下遊産品的價格低迷,極大地壓縮了企業的盈利空間,不少玉米深加工企業多數處于微利或虧損運作中。更為嚴重的是,玉米深加工企業普遍感覺玉米糧源有限,不得不持續提價搶收農民手中的余糧,成為推動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

  應嚴控新上玉米深加工企業

  吉林省農業專家郭慶海認為,國家應該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加強玉米市場的監控,確保玉米市場及其關聯産業能夠穩定健康發展,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
  首先應嚴控新上玉米深加工企業,並逐步推動玉米深加工企業向優勢區域集中。鑒于玉米深加工企業已經成為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之一,所以國家應當控制玉米深加工企業不能一哄而起,應向玉米播種面積、單産、總産、商品量、商品率、每人平均佔有量等指標都具有優勢的區域集中,以保證企業有充足的原料供應。另外也能降低異地運輸的巨大成本和緩解主産區的“賣糧難”壓力,同時還能有利于優化地方産業結構,推進玉米主産區的經濟增長。 
  其次,加大對玉米主産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及逐步增加農民的種糧補貼。同時,對當前農民儲糧模式變化給予充分的分析和預測。農民在年底和春節前集中賣糧的情況已逐漸減弱,正在轉向常年、分散賣糧,“惜售”“等價”將是今後農民在玉米銷售方面的主要心理。因此,政府及市場能夠給予一個相對準確的市場價格預期非常必要,讓農民能夠有一個賣糧計劃,而不是盲目地儲存。
  最後,適度進口,平抑價格,更要減少玉米深加工的下遊産品的進口量。進口應該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進行操作,不可隨意為之,以免為我國玉米市場造成更大的影響。

  相關稿件
玉米市場價格反季節上揚 2009-12-21
登海種業:超級玉米明年放量 2009-12-18
黑龍江敞開收購玉米大豆 2009-12-11
[機構看市]玉米重心上移 2009-12-11
阿根廷預計本年度玉米將大幅增産 20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