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6-08 作者:李木子 來源:證券日報 |
|
|
“認房又認貸”的二套房貸認定標準剛剛&&,就有人開始散播所謂“可靈活操作”的流言。其實,自年初房地産調控政策&&以來,各種給政策“打折”的聲音就此起彼伏,這次“打折”只是延續了“傳統”。 今年“兩會”過後,為了進一步落實宏觀調控特別是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目標,自4月14日開始,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房地産調控政策&&。近兩個月來,幾個重點大城市的房屋成交量應聲而落;雖然房屋成交價仍勉強維持在高位,但問津者寥寥,有價無市。 在此期間,對高房價能持續多久的發問聲從沒間斷過。認為下半年房地産調控政策將趨緩的論調也時常見諸媒體,有些理由還看似冠冕堂皇,諸如中國經濟發展倚重房地産,調控過度將令下半年GDP增速快速回落等等。對房價報復性上漲的擔心,也正是基於這種對調控政策穩定性及持續性的疑慮。 不過,如果全面看待這次調控,我們就會發現,此次調控不再只是單純打擊房地産投機,更深層次的目的是要讓房地産回歸居住,要解決的是一個涉及中國社會整體的、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民生問題。所&&的政策是為了讓房地産市場快速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為了給房地産行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更順暢的環境。 筆者以為,此時糾纏於各地方調控細則是否足夠嚴厲,不是明智之舉,不如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推動&&可持續性的政策上。&&房地産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對於政策信號的進一步明晰和導向,也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上海市公布了《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根據方案,上海公租房主要面向存在階段性居住困難的青年職工、引進人才和來滬務工人員,符合“在本市無自有住房或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15平方米”等四項條件的對象,可在實施意見頒佈實施後提出申請。 最引人注意的是,上海首次將非上海籍人口納入了住房保障範圍。筆者以為,這給其他一二線大型城市的公租房推廣提供了示範。保障在非當地戶籍人口的住房,符合穩定民心穩定社會的方向,也有助於經濟持續發展。 深圳市近日&&,房地産管理部門一直都在跟蹤和研究市場的變化,研究分析深圳市每天、每週、每個月的房地産交易數據變化,以便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深圳計劃今年建設5萬套保障性住房,並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應量。 可見,新一輪房地産調控政策是有堵有疏,疏堵並舉。對於過度的、過熱的投機性投資性購房需求,必須遏制,甚至可以根據需要採取懲罰性措施;而對於關係民生,關係真正居住需求的購房、租房需求,要千方百計予以滿足,這才是對房地産調控的正確理解。由此,對於二套房認定標準的執行,首先是保證執行到位,而不是剛剛開始就奢談什麼“可靈活操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