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6-03 作者:劉曉忠 來源:證券時報 |
|
|
近年來落後産能不斷死灰復燃,恰恰是因為這些行業市場化程度不高,競爭不充分,市場配置資源的主導功能未有效發揮。通過限制融資、行政關閉等手段整治和淘汰落後産能只能是剎住其一時氣焰,市場化改革才是限制落後産能的根本。産能過剩非市場失靈,因此行政之手介入調控只會擴大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工信部剛下達要求在三季度前全部關停18個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任務,5月31日央行和銀監會就聯袂祭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支持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産能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切斷落後産能的融資渠道。此次多部門聯合行為,是貫徹日前《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産能工作的通知》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的操作細則。 通過行政手段的圍追堵截,確實可以緩解一些行業在産能過剩下繼續膨脹的亂象。不過,從過往對落後産能運動式圍追堵截的成效看,這種方式成本高昂負效應不容忽視。 上一次行政之手雷厲風行整治落後産能是在2004~2005年,以鐵本事件最為經典。然而,運動過後沒多久落後産能又死灰復燃,並不是因為上一次落後産能的標準與今天的標準有根本區別,鋼鐵、水泥、電力、焦炭、印染等領域技術並未出現突破性進展,因此,今天的産能過剩並不是因為當時的先進變成了目前的落後,而是因為此前運動式調控淘汰掉的落後産能再次復出。 落後産能之所以一管就縮、一松就冒,與行政之手有着或隱或顯的關聯——政府的過度經濟干預既為落後産能提供了生存土壤,又掌握着落後産能的生殺大權。 其一,當前關鍵要素領域受管制而産生的廉價,使落後産能也能生存,儘管其盈利空間可能會很微薄。其二,投資主導型的經濟增長動力機制,對鋼鐵、水泥等低附加值産品有廣泛的需求空間。其三,地方保護主義産生的地區壁壘,使相對落後的産能得以生存。畢竟,國內運輸成本等交易成本較高,從先進生産設備廠商購置投資所需相比從本地落後廠商處購置産品更具價格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其四,要素市場和關鍵領域的國企壟斷,使私人部門投資空間日益逼仄,只好涌向産能過剩等領域。 顯然,只要存在盈利空間和生存環境,靠行政之手整治就只能收到權宜之效。市場機制本身具有優勝劣汰的優化配置功能。市場通過價格信號調節資源的流向,通過競爭促使落後産能無利可圖。這相比政府之手生硬限制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行政式調控的生硬介入難以湊效,理由有二。一、這種強勢介入註定是運動式的行政干預。政府無法長期如貓捉老鼠般盯着企業的生産情況,而且先進與落後都是相對概念,以行政之手圍追堵截落後産能根本不現實。二、即便堅決而為,有限的行政力量也難以做到,更可能徒增公共服務、公共産品等政府必為之領域的缺位。 同時,落後與先進概念的模糊性,執法者只能運用自由裁量權,這既容易滋生尋租空間導致腐敗,又在實踐中往往變成簡化的留大關小,扭曲市場競爭態勢。殊不知,落後産能得以生存,恰恰也反映行業進入門檻低,技術創新活躍度差等問題。以鋼鐵業為例,即便是大型央企,其産品附加值相比國際先進企業也較低,這導致了其消化上游鐵礦石價格上漲的能力相對有限。因此,通過行政手段淘汰小型的、生産技術相對落後的鋼企,事實上對大型企業起不到鼓勵創新作用,這種方法也根本無法做到優勝劣汰。 事實上,通過理順要素價格,消除國內較高的地區間貿易障礙,盡快推動壟斷行業的市場化改革,給私人部門資金更大的活動空間,市場將自發通過價格信號促進優勝劣汰,淘汰落後産能的同時並推動行業創新。通過理順要素價格,消除價格管制下隱含的價內補貼成分,將抬高落後産能的運營成本,會令其無利可圖而主動選擇退出。切實推進和落實新“國36條”,加快壟斷行業的市場化改革,逐步解除非市場性的行業進入門檻,將有效緩解私人部門投資涌向産能過剩領域和進入金融市場、商品流通領域瘋狂炒作之弊,從而降低落後産能死灰復燃的可能性。 總之,通過限制融資、行政式關閉等手段整治和淘汰落後産能只能是剎住其一時氣焰。近年來落後産能不斷死灰復燃,恰恰源自這些行業市場化程度不高,競爭不充分,市場配置資源的主導功能受到抑制。市場化改革才是限制落後産能的根本,産能過剩非市場失靈,因此行政之手介入調控只會擴大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治本之策是進行真正的市場化改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