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及歐元區危機對中國衝擊幾何
    2010-05-25    作者:梅新育    來源:經濟參考報

    歐元區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包括實體經濟部門和資産市場兩個方面。在實體經濟部門,歐元區危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直接需求效應、間接需求效應、匯率風險三條渠道發生的。
  直接需求效應是危機減少了危機國家的進口需求。2009年我國出口總額12016.63億美元,對歐盟出口總額2362.84億美元,其中對希臘出口34.58億美元,僅佔我國當年出口總額的0.29%,對歐盟出口的1.46%。對另外四個“笨豬”國家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和意大利出口分別為140.72億美元、19.24億美元、19.79億美元和202.44億美元,合計382.19億美元,2009年對“笨豬”五國出口416.77億美元,佔當年我國出口總額的3.47%,對歐盟出口總額的17.64%。從這些數據來看,只要意大利、德國、法國、英國這類歐盟經濟大國不陷入危機,歐元區危機直接減少我國出口需求的效應不會太大。
  而且,對上述危機國家、候補危機國家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轉口貿易(這一點在希臘和意大利較為突出),或是由旅遊者消費(在西班牙、葡萄牙較突出),危機不會直接減少這部分需求。
  間接的需求減少效應表現在歐盟非危機國家,由于撥付巨額財政資金參加救援,其國內需求相應減少。特別是某些消費品需求會有所減少。但只要這些國家自身不陷入危機,這種間接的需求減少就不會太多。
  匯率風險效應首先體現在我國對外資産、特別是外匯儲備縮水上,其次是體現在出口企業的出口收入縮水上。歐元貶值將導致我國外匯儲備中的歐元資産縮水,但這種縮水僅僅是賬面浮虧,因為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巨大,我們實際上不可能大舉拋售歐元資産存量,只能奉行“持有—到期”策略,所以這種浮虧基本上只有紙面意義,不會實現。
  對于以歐元計價結算的我國出口企業而言,歐元貶值將導致出口企業收入縮水,但歐元區國家對區外貿易用歐元計價結算比例不高,而且進口貿易(即區外國家對歐元區出口)中歐元計價結算比例低于出口貿易(即區外國家從歐元區進口)。從中國方面來看,根據可得數據,前幾年對外貿易結算80%以上使用美元,對歐元區的出口也不例外。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已經簽訂的出口合同用歐元計價結算而受損的規模應該不會太大。
  與此同時,歐元貶值將增強歐元區出口競爭力,德國、荷蘭的貨物貿易出口將受益最大,其次是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之類南歐“笨豬”國家的旅遊業。由于中國出口産業與歐盟出口産業競爭不多,這種效應對中國不構成衝擊。
  資産市場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危機在股市等領域引發的“喚醒效應”之類心理傳染,由于中國企業在歐洲直接投資規模還不算大,還不至于出現因歐元區危機而發生企業倒閉連鎖傳染的風險。
  此外,此次危機將給中國企業切入歐洲流通等環節、提高對歐盟出口效益創造機會。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此次希臘及歐元區危機對中國的真實衝擊不算大,但其長遠影響卻不可低估。從長遠來看,此次危機充分暴露了歐盟的虛弱、缺乏行動能力,考慮到歐洲人口老齡化,歐洲的國際地位總體上將持續下降。

  相關稿件
希臘危機不應打亂退出路徑 2010-05-19
希臘“吃飽” 歐元“不倒” 2010-05-19
希臘債務危機令歐元面臨崩潰 2010-05-17
是誰推動了希臘主權債危機? 2010-05-14
[部落格]狙擊希臘,美元開始“被升值” 201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