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幾天我剛從中國返回美國,在那裏深切地感覺到如今中國整個社會對房價的高度關注。是的,如果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年薪,一分錢也不花,還不足以作為購房的首付,那這個房價就真是有問題了。儘管中央政府&&了一系列抑制房價的措施,儘管上層領導就平抑房價有過多次談話,但所在重點,只是治標,而不是治本。細看最新頒佈的《國十條》,措施嚴厲,也只是為了抑制“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使之回歸到“合理價位”,
對以建立和諧穩定社會的長遠目標的長遠的戰略思考,似乎還未能顧及。 我為什麼這麼説呢?那就從以下一個小廣告説起。 那是美國的拍賣網站淘寶網(ebay)上的一頁,所拍賣的是一幢獨棟樓房,以現在中國的説法,那算得上是別墅。賣價多少?一美元,不過那只是起價,但最後的成交價也不會超過很多。真是難以置信!當然,要看那房子坐落在哪,是什麼時候。這在廣告中也顯示了: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時間是2009年2月。誰都知道,底特律是美國汽車工業的中心,而汽車業是受國際競爭衝擊最大的産業,去年2月又正是全球金融危機最嚴峻的關頭。但不管怎麼説,這樣大一棟房子,只賣這個價錢,真是奇蹟了。為什麼? 這就要從美國的住房制度説起。在美國,多數業主,都是以按揭方式買房的,他們按月還房貸,還必須繳地産稅。地産稅的金額因地而異,一般在數千到上萬美元,通常,這是美國家庭經濟負擔的主要部分之一。地産稅與房屋貸款的最大差別就是,這費用一輩子都得繳納,只要你擁有某房産的所有權。在美國,是地方政府收取此稅項,用於支持地方政府財政和當地中小學的經營。在這一次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下,很多美國人突然失去了工作,也就喪失了償還能力。而在他們終止償還房貸數月後,銀行也就把房子收走了。但銀行收去的只是一個燙手山芋,因為那時銀行必須去支付地産稅了,如果某一地區,比如底特律,有很多家庭破産,從而銀行收回了很多住房,又無法脫手,那就將成為銀行的巨大經濟負擔。所以,對銀行來説,只要把房屋處理了,即使以很低的價格,那也是在減小損失。這就是在經濟衰退及其嚴重的區域,房價會變得這麼便宜的緣故。 所以,這一現象的存在,是因為美國的房屋持有成本很高,但這又與我們的討論有什麼關係?有關係。來談中國的情況吧。 我任教的紐約理工大學在中國開設了MBA班,其中有位學生是北京某民營企業的高管,他的老闆數年前以現金在北京新開發區一下購置了30多套公寓,也不出租,就空置在那裏,一放就是幾年。這個老闆可真是精明,這樣既可規避通脹的風險,而從長遠看,這幾年北京房産升值很快,他所擁有的那些房産的升值幅度,絕對超過了實業投資的回報。可是這種情況在美國不會發生,因為美國有地産稅,持有房産的成本太高,沒有哪個投資人會買幾十套房子閒置在那裏。 若再從長遠看,地産是緊缺資源,只要不發生戰爭,房價就一定會呈現上漲的趨勢。那麼,十年、二十年後,囤積居奇者所擁有的房産就將是一筆驚人的資産,他們與普通社會階層的財富差距幾有霄壤之別。由此來看,在制約貧富差別方面,美國的地産稅發揮了相當的作用,而這樣的機制在中國還不存在。 以最近北京連續&&的一系列房産新規定來看,如限制第二套、第三套房屋的貸款,限制異地購房,開發新商品房等,目的都是試圖通過影響市場供給和需求來限制房價,只是受影響最大的,恐怕可能還是中産階層。真正的富人買房是現金交易,不需要貸款,而中等收入階層資金有限,他們把置産作為一種投資手段,儲蓄主要是為了防老,是用於將來的消費,而這本來是應該鼓勵的。社會財富過於集中的趨勢,是社會整體和諧與穩定的巨大威脅,需要通過政府以政策為杠桿去限制。而一個日益壯大的中等收入階層,則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由此,我以為,政府抑制房價的政策,應注意區別對待。
(作者係紐約理工大學國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管理學院副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