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調供給鼓勵投機讓房價更瘋漲
    2010-04-02    作者:張健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一階段,國務院和有關部門接連&&了一些政策,試圖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趨勢。我們看到的是,主要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價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近乎瘋狂地暴漲。“越調越漲”是對政府政策公信力的最大挑戰。在這方面,不必指責“在商言商”的開發商,而是要看看我們的政策取向是否出了偏差。筆者以為,目前中國的房地産市場(特別是一線城市)已與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沒有太大關係,而是投機者的天下;不剷除投機需求,中國房地産市場不得安寧,遲早要産生像日本那樣的泡沫破裂。
  雖然房地産市場是一個不太完全的市場,是一個有着重大壟斷力量、政府舉足輕重的市場,但是,供求關係依然是房地産市場的決定性因素。從目前&&的政策看,政府主要是在“供”的方面下力氣,勒令央企退出、確定土地“政策性住房”的明確比例、提高賣地成本、收回“地王”閒置土地等,基本上仍是對房地産供給者的調控,這些政策對減少囤地投機、遏制捂盤惜售等,也許會有一定作用,但不容否認的是,這在客觀上進一步打擊了“供給”的增長。
  既然市場經濟有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短期內如果供給不能有效行動——如賣地涉及土地財政,其根源不在地方政府,而在於分稅制導致的地方政府“差錢”——一些制度性的缺陷不可能短期發生根本改觀,最簡單易行的辦法,是在需求上想些主意。
  現在,許多城市的房價已經高得離譜,和中等收入——別説低收入者——的買房需求相去甚遠。有數據説,一線城市的買房者,七成為炒房投機客,從一些高檔樓盤的空置率看,這個數字有一定依據。房價越高越買,其實是人們認定房地産價格只漲不降,認定房價依然有巨大的上漲空間,居住的功能早被扔到了一邊;可以説,這種認定,導致了房價持續高燒不退,房地産成為炒房投機者的樂園。不剎住這種對投機獲暴利的期望,不剷除投機客的“前仆後繼”,僅在供給上想辦法而不考慮需求,只能是越調控價格越高。對策其實很簡單。
  一是需要降低暴利預期。政府需要及早對徵收物業稅(或曰資産稅、土地佔用累進稅等,以更適合中國國情)明確表態,至少要説明主要原則,如對自住型一般住房(每戶第一套房,或每人有一定面積),是消費品而基本不徵稅,對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徵收累進資産稅,大幅提高養房成本和交易成本;要表明,徵收是遲早的事,可以先在一線城市展開,然後在全國推開。至於時間表,只要有這個表態,是三年還是五年都沒有關係,但要表明“追溯至所有房産”的原則,以防借此出現新的炒作。
  二是要充分運用金融杠桿,不能再讓銀行成為投機者的融資工具。在房地産貸款上,應該調整思路,規避過度寬鬆的房貸政策帶來的巨大風險——以現在的房價而論,有幾個人的收入能達到借貸的起碼要求?銀行幫客戶造假、買房客提供虛假職業和收入信息幾乎遍及借貸市場。其中,彈性空間最大的莫過於“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如果真想調控幾近瘋狂的市場,只要明確“剷除投機,自理改善,扶植自住”的原則,大幅提高貸款門檻,房價就會應聲而跌。早點把膿包擠破,短期可能會影響GDP增長,但對防止泡沫破裂引發更大的經濟問題是必要的。“矯枉必須過正”。這樣做或許有可能抑制一部分買房需求,但另一方面,卻會促進租房市場的發展。

  相關稿件
中國房地産還有投資空間嗎? 2010-03-31
房地産崩盤時間表流傳 中國重蹈日本覆轍? 2010-03-30
銀行積極做好四項房地産貸款風險防控工作 2010-03-29
去年房地産百強企業毛利率下降 2010-03-29
俄羅斯:收藏勳章比投資房地産賺錢 201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