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領跑 中鐵二局還是菜鳥
    2010-03-22    作者:蔣卓穎    來源:理財周報

    中國建築是一體化模式典型,其開發房地産的水平很高,其利潤甚至比萬科還要高

    在地産行業,有這樣一種巨無霸,他們的觸角延伸到土地買賣、建築設計、施工建設、房屋銷售的每個環節。這類企業往往是做建工起家,之後又注入了房地産開發業務,使他們成為中上下游通吃的特例,該模式可歸納為“一體化模式”。
  建工企業進入房地産開發市場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業內人士稱,大規模的建工類企業幾乎都有房地産開發業務。比如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中冶、中鐵二局和龍元建設都是這個模式的代表。

  新視覺:“建築+地産”模式

  比純建築模式更賺錢,比純地産模式更穩定,這便是“建築”+“地産”模式的活力所在。
  比之純房屋建築企業,擁有“建築+地産”模式的企業盈利能力更強(純房建企業凈利率2%左右);比之純地産企業,“建築+地産”模式的企業業績穩定性更強,建築業務能夠在房地産市場大幅波動時支撐公司的現金流。
  同時,能夠通過長期拓展建築業務積累的人脈低成本拿地,並借助建築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降低地産開發的建安成本;比之部分過度多元化的建築企業,“建築+地産”模式是“有節制的相關多元化”,能夠通過産業鏈延伸體現一體化優勢。
  建工類企業進駐地産開發最根本的原因是追逐高利潤率回報。建築行業毛利率很低,是拼量型企業。對於一個本身做建築工程的企業來説,最容易拓展的業務無疑就是下游房地産開發。
  上海某知名券商分析師&&,光做建築本身的毛利率只有1%-2%,而一般房地産開發的利潤在35%-40%。
  以中國建築為例,其房地産開發業務10%的收入,貢獻了50%的利潤;而其餘90%的收入,僅貢獻了50%的利潤。但是,地産行業受政策調控影響大,盈利波動較大,因此,有穩定的建築業務保證旱澇保收,豐年時還能享受地産行業的高利潤回報,這正是這種新模式的吸引力所在。

  三大優勢:拿地、資金周轉、産業鏈

  建工企業的拿地優勢,首先表現在拿地成本。上海某業內人士&&:“土地一二級聯動開發能省開發成本近10%,甚至更多。”
  其次表現在拿地途徑。為了拿地,建工企業根據自身業務範圍和背景,近水樓&先得月。一位接近中鐵二局的人士向記者&&:“中鐵二局主營業務是修建鐵路,在修鐵路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徵地問題,很多鐵路周邊的土地也就在徵地的過程中,被劃到了中鐵二局囊中。”
  除了拿地優勢外,一個上下游通吃的企業,往往擁有資金鏈上的優勢。相比一般地産開發商,全産業鏈可提供資金上的保障。比如承包一個項目後,在做的過程中,通過收款和貸款,帶來大量現金流;還可以控制工期和時點,到自己手頭充裕的時候再交貨,保證有足夠的資金。
  此外,上下游通吃,也意味着企業不必要把建築施工工程外包出去,外包所要賺取的利潤也可以據為己有。對於一個一體化的企業來説,橫跨好幾個業務時可能會帶來管理上的難度。“橫跨好幾個業務,就看協調得好不好,協調得好就是正面的作用,協調得不好就會降低效率。”天相投顧分析師王東&&。
  招商證券分析師賈祖國則&&:“我不認為一體化是一個好的模式。外包更商業化,成本更低,服務更好。如果企業自己內部承擔太多步驟,可能導致很大的貪污和效率低下。”

  三家典型公司實力剖析

  目前“建築+房産”一體化做得最好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建築。
  “中國建築開發房地産的水平很高,其利潤甚至比萬科還要高,盈利能力很強。”第一創業一位分析師向記者透露。目前,中國建築旗下形成了中海地産和中建地産兩條線路。H股上市的中海地産,其項目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走的是高端路線;而中建地産旗下的土地資源則集中在偏遠地區,走的是低端線路。
  在二三線城市房地産消費快速啟動的背景下,中建地産借助“建築+地産”的協同效應低價拿地、快速擴張,銷售額有望3年翻兩番,2012年達到200億。市場認為中建地産從事中低端保障性住房,盈利能力較差;但中建地産近7000元的銷售均價表明,凈利率可達16%以上(市場預期12%左右),其實際上是在二三線城市崛起的第二個中海外。
  “建築+地産”模式保障低成本拿地:中建各大工程局長期支持地方經濟建設,與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友誼,擁有廣泛的人脈,具備很強的低成本拿地的能力。上市初中建地産1054萬方土地儲備獲得價格低於500元/平米,今年新拿地區位更優(二線城市的中心地段),但均價總體仍控制在1950元/平米以內。
  某次,理財周報記者與保利地産一位高層交流時,問及氣勢蓋人的保利地産認為誰會是最重要競爭對手時,這位高管思慮很久説:“中海外,因為它爹是中國建築。有錢有勢財大氣粗,綜合作戰能力很強。”
  另一家代表企業是中鐵二局。其房地産收入僅佔比2.34%,遠遠低於其主營鐵路工程佔總比的39.11%。“鐵二局還是以修鐵路為主,房地産只是稍微搞一搞,不可能做到中國建築這個水平。”上述天相投顧分析師向記者&&。另外,到目前為止,中鐵二局都還沒有去搶過地,其所有項目在用原有大股東的土地來做開發。
  由於其涉足房地産開發的時間不長,中鐵二局缺乏運營經驗,在管理和銷售、園區規劃、項目設計方面不夠專業,土地的增值不如專業地産做得高,房地産開發毛利率僅20%,低於35%-40%的行業平均水平,但仍大大高於其6%-7%的鐵路建設毛利率。

  相關稿件
美國建築開支連續三個月下滑 2010-03-03
誰造就了鳥巢邊的最牛違章建築 2010-02-26
“最牛違章建築”該何去何從? 2010-02-25
今日觀察文字實錄-“最牛違章建築”該何去何從? 2010-02-25
工信部擬&&建築廢物資源化扶持政策 201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