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火車票還不具備漲價條件
    2010-02-22    作者:莫豐齊    來源:京華時報

    經濟學家吳敬璉近日重提春運火車票價應該上漲,“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後,就應該根據市場規律來辦事”。
  從理論上説,吳先生的説法很有道理。春運火車票價的確應該反映真實的供求關係。之所以更多人在春運出行時選擇鐵路,的確有價格便宜的因素。鐵路在某種程度上説還帶有福利色彩,並沒有真實反映供求關係。火車票價脫離供求關係,導致了長期困擾管理者與消費者的老大難問題:買票難,尋租盛行,黃牛猖獗;列車人滿為患,客運條件差,管理失序。為解決這些問題,要求春運火車票漲價並非沒有道理。不過道理只是理想狀態,現實才是真實狀態。就現有情況而言,春運火車票還不具備漲價條件。
  “火車福利”是歷史形成的,它是經濟問題,但更是社會問題。這個福利要退出舞&而完全由市場供求來取代,其現實條件還不充分。一條腿走路、另一條腿不動的結果,往往是整體的失衡。忽略市場價格機制形成的前提而片面談“市場價格形成”這個結果,後果往往不會促進相關産品與服務走向高質高效,反而會導致價格失控。
  鐵路並不是充分競爭的行業,而是壟斷行業。在這個系統裏,定價權並不掌握在討價還價、講究公平對等的市場手裏,而只會由鐵路部門説了算。在這種情況下談放開價格管制而由市場定價,無異於緣木求魚。鐵路系統作為一個相對封閉且沒有競爭的系統,有“自利”的衝動與能力,票價上漲所得利潤往往不能全民享有,因而票價上漲實際上等於讓消費者為鐵路部門“捐錢”。
   總體説來,福利下的價格扭曲與壟斷下的價格暴利,都不是理想的經濟狀態。但如果現實條件只能兩者選一,選哪一個更合理?恐怕更多的人還是更願意選擇前者,它雖然削弱了效率,但至少會公平一些。
  着眼於現實,還是應該先推進鐵路運輸的市場化,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談火車票價的市場化調節問題。

  相關稿件
偽造的實名制火車票證明實名制有效 2010-01-28
廣鐵集團將開售實名制火車票 2010-01-21
火車票實名制不是民意的勝利 2010-01-11
實名購火車票讓黃牛排隊去 2010-01-11
火車票實名制售票不是萬能藥 20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