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中的“阿凡達”困惑
    2010-02-10    作者:楊奎松    來源:東方早報

    我們今天講的文明和進步,其實多半都是“現代”的。換言之,就是以人類今天最現代的生活和最現代的思維為標準的。而這裡的問題在於,我們今天基於現代工業社會所産生的一切標準,是否就是唯一正確的,或文明的、進步的呢?
  作為一個拼命在搞現代化,一心想要擠進現代國家行列的發展中國家來説,我們今天真正感受到這種問題的吊詭性的人,還很少。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還在追求最現代的,或是比較現代的生活方式。但是,在那些發達國家,特別是在那些早已不為稻粱謀,甚至對過度的物質消費已毫無興趣,因而開始懷念或幻想大自然的無窮魅力的人們來説,對人類現代化的反思和批判就自然而然地産生出來了。在這方面近年來最能給人以視覺和情感衝擊的,應該就是最近在熱播的美國大片《阿凡達》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這個曾經被半殖民化,遭受過帝國主義嚴重侵略和欺凌的國度裏,今天的人竟然已經現代化到很少會去關注卡梅隆這部影片的政治批判意識了。這部影片明顯地嘲諷了現代的人類。只可惜,這只是卡梅隆意淫現代人類的結果——土著的納美人成功地趕走了入侵的文明人類。而在人類自己成百上千的歷史事實當中,幾乎從沒有真正發生過這樣的情況。
  現代化的觀念,本質上就是一種物質文明的觀念。而中國漢人自古以來就很少受到宗教思想的影響,新中國建國後大陸人長期以來又一直受着唯物史觀的熏陶和教育。這就像我們今天許多漢人看阿拉伯人的着裝,總覺得怪怪的,認為不開化一樣,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人早已把西化視為正常,視為現代的標誌,因而在內心裏和思想上只會認同西式服裝,很少會認同民族服裝;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沒有卡梅隆那樣的對自然和自然美的發自內心的嚮往和情感,因而完全無法設身處地或做換位思考。
  既然我們講的是人類的文明進步,就理當以人的感受為基本的考核點。物質的滿足僅僅是一個方面,精神的、情感的、心理的和思想的滿足,同樣也會影響到每個人的幸福感。

(作者係知名歷史學者)

  相關稿件
文明執法是種從內到外的美 2009-09-28
中央文明辦向西部送按政府採購程序採購的電腦 2009-09-09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高層論壇八月舉辦 2009-07-17
記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北京市電力公司 2009-05-13
上海靜安區:文明城區與"民心工程"完美結合 200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