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下的"物業稅"會開出一朵什麼花
    2010-01-08    作者:吳江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國稅總局權威人士透露,今年稅務部門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房地産模擬評稅,物業稅“空轉”工作在部分地區試點了6年多之後,將推廣至全國,這將大大加快物業稅開徵步伐。
  有道是“好事多磨”,一直被公眾寄予厚望的物業稅,在千呼萬喚之後,終於有了出來的苗頭。
  的確,放在房價日益高企、炒房之風日盛的當下,如何抑制房地産市場的投資過度,如何有的放矢地擠出火爆樓市中的水分,不僅是民生的訴求,更是政策層管理層必須做出的回應。從這個角度來看,既然物業稅是以財産的持有作為課稅的前提,並以財産的價值作為計稅的依據,那麼,物業稅的開徵勢必將增加物業持有者的成本,炒房成本的水漲船高也就不難預期。
  而事實上,物業稅與房價之間儘管存在着千絲萬縷的&&,但終究並不是一回事。在美國等施行物業稅的國家中,物業稅其實也並未很好地起到抑制房價的作用,2008年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恰恰來自美國房地産泡沫所導致的次貸危機。不僅如此,正如二手房交易稅完全可以被轉嫁到買房人身上一樣,“物業稅”也極有可能更多地由買房人承擔。
  事實上,物業稅歸根結底還是屬於稅收,儘管稅收本質上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是徵稅作為從民間資本中的抽取行為,本身並不會增進社會和民眾的福利。假如增加的稅收並沒有帶來相應的福祉,反而極大的增加了民眾的負擔和成本,這樣的稅收倒是更需保持警惕,而非&&樂觀。
  一言以蔽之,物業稅並不萬能,對於物業稅也大可不必過度迷信。真要推出物業稅,那麼這一稅種的目標究竟是為了收稅本身,還是為了抑制房價,恐怕必須事先闡明,而一旦徵稅沒有實現最初的目標,如何調整,恐怕也應有個交代才是。

  相關稿件
看“物業稅”再次被功利化 2010-01-07
物業稅開徵尚需跨越多道"坎" 2010-01-07
徵物業稅和加息是降低房價殺手锏 2010-01-05
物業稅最重要功能是提供一個穩定稅源 2009-12-23
遏制房價應停止出讓金 實行物業稅改革 20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