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囤地可破解高房價
    2010-01-07    作者:姜山    來源:證券時報

    日前,一則來自廣州的消息對房地産股産生了極大的衝擊,恒大地産2008年1月投得的天河“絹麻廠地王”,被廣州相關部門收回,並沒收1.3億元人民幣土地出讓保證金。應當説,這一打擊囤地的舉措是地方政府執行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定中最為有力的一項,也將會對未來的房地産市場産生極為重要的影響。
  此前所實施的取消二手房交易稅費優惠的舉措,雖然從理論上來説加大了投資客的交易成本,但從實際的市場表現看卻難稱理想,據上海媒體的報道,在元旦的交易稅費優惠到期後,二手房賣家紛紛採取到手價掛牌,房價相當於變相上漲8%-10%,即便二手房投資客不能將稅費全部轉嫁給購房者,其實際收益有所下降,但對於買房人來説,購房負擔反而是大幅度的增加,在供給和需求極度不平衡的市場之中,增加交易稅費的做法並不是一個能夠真正減輕購房者負擔的合適途徑。
  相比之下,打擊囤地則是一個相當有效的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有力做法。由於近幾年的房價過快上漲,土地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賣房不如囤地這一畸形現象不斷出現,而隨着一大批房地産企業紛紛上市融資,資本市場對於房地産股以土地儲備論英雄的做法更加大了房地産企業囤地的衝動,以新地王帶動已有的土地儲備增值的做法也在資本市場中大行其道。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的土地出讓並沒有轉化成實際的市場供給,而在房價上漲過程中,企業再有意識的控制新房投放,由此也就導致了所謂的房荒在一些大城市不斷上演,並進一步加劇了房價的不正常上漲。
  雖然國家對於房地産企業閒置土地的現象早有關注,並推行了一系列懲治措施,比如對於閒置超過一定時間未能開發的土地採取徵收罰金或強制性收回的做法,但地方政府一直以來在執行上卻是睜眼閉眼,房地産企業也找出各種藉口作為土地閒置的理由,例如動遷不能完成、市政規劃變更等等都成為其看似合理的擋箭牌,因此土地閒置的現象也就愈演愈烈。不過,自從去年年底中央&&多項政策嚴打囤地以來,地方政府在處置囤地這一問題上的態度轉為積極,廣州市的這一收回措施無疑為其他地方政府作出了極好的示範作用,如果能夠得到廣泛推行,土地閒置的現象無疑將會大幅減少。
  嚴打囤地將會迫使房地産商儘早的將手中的土地儲備進行開發利用,從而增加未來市場的可出售房源總量,對於破解所謂的房荒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也有助於發揮房地産業在經濟成長中的積極作用。但與此同時,對一部分閒置土地的回收也將會減少市場潛在的土地總供給,因此,為了保持土地市場有充分的供應,對於閒置土地收回之後應儘早再度投放市場,同時還應繼續加大商品房用地出讓的規模,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以充足的供給壓低土地拍賣的成交價格,使地價推升房價的現象最終得以消除,這對於控制大型城市的房地産價格過快上漲將會是最為有效的一個舉措。
  過快上漲的房地産價格已經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不可承受之重,增加交易稅費、推行物業稅這些做法雖然可能降低房地産的名義成交價格,但對於減輕居民實際購房負擔卻未必是合適之舉。而打擊囤地,增加供給則目前看來才是真正有效的確保房地産業健康發展,抑制大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手段,希望廣州市政府的這一舉措能夠迅速為其他地方政府效仿,以破解高房價綁架經濟的困局。

(作者係東航金融註冊金融分析師)

  相關稿件
解決高房價問題是一個長期過程 2010-01-04
高房價的傷痛 2009-12-31
高房價治本之策是經濟盡快轉型 2009-12-24
樓市新政劍指高房價 非打擊房地産行業 2009-12-21
經濟持續復蘇 須先遏制高房價 20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