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通脹隨泰國香米飄中國
    2010-01-04    作者:余豐慧    來源:經濟參考報

    日前,印度、越南兩國同時宣布出現了嚴峻的通貨膨脹形勢。越南受大米價格高漲的影響,2009年12月CPI同比上升了6.52%。泰國、印度、越南是全球前三大的大米出口國,中國國內市場的泰國香米價格也已連續飆升。不過,經濟學家&&:中國2010年不會出現惡性通脹。
  2009年,越南12月CPI同比上升了6.52%,印度11月食品價格比10月份的13.7%高出6個百分點,達到19.95%。以筆者判斷,隨著人們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高漲,兩國通脹率還將攀升。有專家預計,2010年下半年越南的CPI指數將超過15%。
  認為印度、越南等中國周邊國家的通脹不會影響中國或者説中國2010年不會出現通脹的觀點過於樂觀。曾記得2007年通脹的幾個因素中,除了豬肉價格大幅攀升外,另一個因素就是泰國、越南等大米出口國家價格飛漲從而引發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糧食大幅漲價。
  越南價格走勢與中國有相似之處。越南的通脹,地産泡沫是一大原因。越南房地産泡沫嚴重,由於外資對房地産炒作,房價一直在上漲,而住房供應量不足,也加劇了房地産價格飛漲。
  雖然,中國房地産泡沫的始作俑者不是外資,但是,泡沫本質以及將要帶來的影響與越南十分相似。中國的房地産泡沫必然隨著調控力度加大,一部分過剩流動性極有可能衝擊一般商品,推高商品價格,成為通脹因素。
  在經濟全球化、國際化背景下,許多造成通脹的因素都不是本國可以左右的。特別是大宗商品對國際依賴程度高的國家。國際大宗物資價格的上漲可以傳導到國內,比如像石油、大豆、棉花。在美元貶值預期下,國際大宗商品漲價會更加激烈,傳導到國內的品種會越來越多,輸入型通脹不可不防。
  由於泰國香米價格攀升,已經造成中國廣州市場泰香米接連漲價,帶動國産大米價格穩中有升。從國內情況看,2009年11月以來,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農副産品、水電煤氣等公共産品一起漲價的現象已經撲面而來,百姓已經感覺到錢有點毛了。同時,2009年9.7萬億信貸投放産生的超量貨幣發行肯定影響到通脹預期。
  在周邊國家通脹夾擊之下,在國內外因素影響之下,中國發生通脹的可能性非常之大。經濟學家樊綱近日&&,中國經濟形勢變化得很快,其中包括資産泡沫和流入境內的熱錢狀況,2010年肯定會出現通貨膨脹,但高通貨膨脹率不大可能。

  相關稿件
通脹壓力成全球退出策略風向標 2009-12-31
中國成為下一個高通脹國家可能性很小 2009-12-30
餐桌上物價年末普漲加劇通脹預期 2009-12-30
2010年經濟增長有隱憂 短期無通脹之憂 2009-12-29
迎戰通脹預期 中國不應等美發出信號 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