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資産泡沫應從源頭抓起
    2009-12-22    作者:蘇渝    來源:經濟參考報

    隨着全球流動性的氾濫,資産價格上升,房市、股市不可避免出現了一些泡沫。於是,有閉門造車的理論家在權威雜誌撰文稱,“應加快IP O和新股發行速度或調高印花稅,以遏制股價泡沫形成”,這篇文章一出便引起了爭論,同時也造成股市大幅震蕩。儘管遏制資産泡沫有必要,但筆者卻認為應從源頭抓起。
  首先,新股發行市盈率這山更讓那山高。動輒幾十倍上百倍市盈率發行新股,上周發行的中國重工發行市盈率達到43倍、本週中國北車發行市盈率49.2倍。創業板第二批8家公司平均市盈率達到84倍,遠遠高於首批創業板56倍。金龍機電以19元的高價發行,對應市盈率高達126倍;另一家發行市盈率過百的公司是陽普醫療,市盈率達到108倍。倘若上市後再翻一倍,那市盈率將高得離奇。截至上周五收盤,滬市的平均市盈率是24倍,銀行股才只有10來倍,泡沫在哪?不是明擺着嗎?不從源頭上降低發行市盈率,人為打壓股市只能讓二級市場投資者更受傷,招商證券破發就是最好的例證。就連證監會主席尚福林上周五也在京承認,新股發行價高了。他&&:要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逐步完善新股價格形成與承銷配售機制。
  其次,IPO和新股發行速度加快,市場已難以承受其重。上周三8家創業板公司發行,周五發行2隻。再上周新股9連發,而最近還將有包括6隻創業板新股、3隻中小板新股和中國北車在內的11隻新股發行申購。甚至連凈資産只有8毛錢的中國一重都來擠末班車。今年IPO開閘才半年,完成招股和披露招股計劃的公司已達108家,完成募集資金1663億元,遠超去年全年的78家和募集資金1009億元。57家中小板、42家創業板公司於年內招股,已完成募集資金551億元。超級大盤股的IPO數量也超過去年,實際募資超百億的公司有中國建築、中國中冶、中國重工、招商證券、光大證券5家。而去年僅有中煤能源、中國鐵建兩家。今年IPO的9家主板公司中,除去未招股的中國北車,共計募集資金1112億元。
  再次,調高印花稅不可取也不可行。誠然,監管層曾把調控印花稅作為調控市場的一種手段,典型的有2007年的“530”,但實踐證明,那種粗暴的手段效果有限,“530”後股市並未急剎車,而是衝到6124點後才自動剎住。2008年“424”印花稅下調到現有水平,也並未阻止當時大盤向1664點下滑。更值得一提的是,“424”降印花稅救市時的上證指數點位是3278點,上周五收盤上證點位是3113點,比當時還低。
  遏制資産泡沫不從高價發行新股和地方政府推高地價抓起,是治標不治本的。

  相關稿件
資産泡沫逼近,你該怎麼辦? 2009-11-20
華爾街日報:充裕現金引發全球資産泡沫之憂 2009-11-06
充裕現金引發全球資産泡沫之憂 2009-11-06
防資産泡沫甚於防通脹 2009-11-06
資産泡沫化背後的隱憂 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