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瘋漲面前 蒜農為何只能打醬油
    2009-12-03    作者:嚴高歌    來源:紅網
    入冬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大蒜價格一路飆升,有些地方漲了二十多倍。據近期《新華日報》報道,11月下旬江蘇部分地區大蒜價格達到每公斤8元,零售價格在大城市超過10元;一些超市的有機蒜價格甚至直逼肉價。
  荒年謠言多。由於蒜價瘋漲,各種謠言紛至沓來。有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坊間傳聞“吃大蒜能治甲型甲型H1N1流感”而引起“搶購”;有人認為是溫州遊資和山西煤老闆故意從中炒作。經過記者調查,蒜價瘋漲,最大的受益者並非蒜農,大蒜成為少數人的“投資資産”卻是事實。
  且不論大蒜抗甲流功效是否屬實,對於許多新聞提及的蒜價暴漲,是源於美國媒體和衛生部門向民眾推薦的防甲流增強免疫力的食品中包括大蒜。只是包括抗“非典”名將鐘南山在內的許多專家均已出面辟謠,可見“吃大蒜防甲流證據不足”。但公眾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態也無可非議。何況在甲流來襲之前,各類書籍對食用大蒜的益處多有提及。
  其實蒜價瘋漲的根源並非蒜農漫天喊價。由於幾年前大蒜價格高漲,致使全國種植面積擴大,而一度引起蒜價大跌。據調查,去年大蒜的收購價,一般地區每公斤也只有0.5元,由此使全國大蒜種植面積從1250萬畝銳減到900萬畝。所以説,瘋漲的大蒜,一方面是種植面積變化引發了供求關係的改變,一方面是蒜農産品(000061,股吧)往往出手早,價格低,讓他們在瘋漲的大蒜面前無法得到實惠。
  而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少數社會遊資依靠他們的龐大的經濟實力,利用冷庫囤積造成了蒜價瘋漲。他們通過控制價格壟斷産品,利用互聯網將自己包裝成協會和公司的領頭人,帶頭報出高價或低價誤導經銷商的行為倒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因此,各級地方政府要保證蒜農利益,必須建立必要的合作組織,通過創新利益聯結的方法,避免不法商人從中炒作。讓大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防止“蒜賤傷農”,減少蒜農在市場供求關係中發生的潛在風險。
  相關稿件
“瘋狂的大蒜”今年為何上演? 2009-12-01
西方為何對中國大蒜漲價感興趣 2009-11-30
武漢同濟醫院研究人員發現大蒜新素的新功效 2009-03-02
中國大蒜研發中心落戶邳州市宿羊山鎮 2008-06-02
山東金鄉縣“大蒜農業”向“大蒜工業”升級 200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