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為何對中國大蒜漲價感興趣
    2009-11-30    作者:鄭風田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最近有一個中國的農産品成功地吸引了全球主流媒體的眼球,小小的大蒜既不是主食,又不是非食不可,但卻讓西方媒體站出來對中國的“大蒜泡沫”發表一番評論。
    我們不禁要問:中國“小小”的“大蒜”為什麼鬧出了這麼多的“大動靜”?為什麼是大蒜而不是別的産品?大蒜的狂漲為什麼引起那麼多國際機構的注意?
    大蒜之所以被投機者盯上,主要是因為它具有被炒作的幾個關鍵元素:其一是甲流在全球狂傳播,人類束手無策,“吃大蒜殺菌防甲流”幾乎不用宣傳大家就能夠明白;其二是去年大蒜價格跌到谷底,每斤居然0.1元左右,低價收購囤積賺高價容易;其三是2009年與2008年相比我國大蒜種植面積減少了一半,産量也銳減,物以稀為貴;其四是大蒜相對來講比較耐貯藏,短期內不會腐爛變質;其五是大蒜有半年的生長期,短期內不可能快速復制增加等。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山西的煤改,使慣于炒作的大量溫州遊資撤離出來,目前的股市、房市又短期難以獲得暴利,遊資總是要找最易發財的路子,這些遊資盯上農産品主要的原因還是農産品極低的價格。
    之所以國際主流媒體對中國的大蒜格外關注,是因為他們預期,大蒜狂漲現象可能預示著中國未來的通貨膨脹。其實留心者早就注意到,自從年初中國刺激經濟的大批資金被部分壟斷國企拿走大肆囤地之後,中國的房地産價格一直在不正常地狂漲,産生了大量的泡沫。近期兩大石油壟斷巨頭又趁機要挾要讓天然氣漲價。
    凡此種種,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在全球剛剛從金融危機恢復之後,很可能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首先由房地産派生出的泡沫,帶動大蒜等資源性産品漲價,而農産品等資源性産品屬基礎性産品,它們的漲價極易帶動大部分産品的漲價,從而引發整個國家的通貨膨脹,這才是國際主流媒體一直狂對中國大蒜漲價感興趣的主要原因。
    每一次的炒作結束之後,賺錢的永遠是炒家,而買單的永遠是貧苦的農民。未來幾年,中國的蒜農們可就倒了大霉了。炒家們以很便宜的價格收走了他們的大蒜,賺得滿滿的,而價格的狂漲可能誘使大量的農民進入到種蒜行業,一個很長的種植期加上農民分散的資訊不對稱,可以預料的結果是,在未來大蒜豐收成熟時,也是蒜農們血本無歸的日子。

  相關稿件
武漢同濟醫院研究人員發現大蒜新素的新功效 2009-03-02
中國大蒜研發中心落戶邳州市宿羊山鎮 2008-06-02
山東金鄉縣“大蒜農業”向“大蒜工業”升級 2008-05-12
巴西外貿商會:巴西對中國大蒜續徵反傾銷稅 2007-10-26
山東省出臺地方法規為大蒜出口“護航” 2007-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