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一些國家近期明確了貨幣政策,和我們預料的一樣,在經濟復蘇基礎並不牢固的前提下,各方都不敢貿然採用貨幣緊縮政策,只能繼續維持低利率格局。
首先是美聯儲宣布維持0%至0.25%低利率不變,接着11月5日晚間,在英國央行發布0.5%的利率維持不變的消息之後,歐洲央行也隨即&&將維持基準利率於1%不變。與此同時,在英國經濟健康狀況尚未明朗之際,英國央行宣布,將債券購買計劃的規模擴大250億英鎊至2000億英鎊。雖然低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讓擔心信貸緊縮的人們松了口氣,但對於通貨膨脹的憂慮再度上升,記得年初人們對問題都有很大的爭議,隨着時間的推移,通貨膨脹並沒有發生,大家似乎又再次掉以輕心,我還是要強調一個觀點,通貨膨脹不是沒有,一旦經濟復蘇的趨勢確定,未來兩年通貨膨脹不僅會來勢洶洶,而且經歷的時間漫長,規模巨大,之後將伴隨一段比上世紀70年代美國石油危機還要麻煩的經濟滯漲期,將嚴重侵蝕所有人的貨幣資産。
這個想法源於幾個月前乘坐地鐵時,“偷聽”到一個農民工的電話而確認,估計電話那邊也是他的同鄉,他趾高氣揚地對着大聲電話説:“你告訴曹老闆,沒有2500元的底薪,根本不要來跟我談,手上有技術,怕啥啊?昆山都給我3000元,看在你份上我才答應給他做工,如果昆山我去不了,最多回家種田,低於2500,談也不要談。”看來中國勞動力成本的確上升了。中國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是有原因的,起因就是土地價格在上升,土地價格和勞動力價格上升存在相互強化的關係,現在房地産的價格已經完全恢復到2007年10月巔峰時代的水平,土地拍賣不斷創出天價,土地或房地産價格上漲,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不僅是農民工,還有廣大居民都會要求提高工資水平,勞動者收入的提高,再次帶來房地産價格的更快增長,這就是土地和勞動力作為重要的生産資料産生的成本上漲,推動製造業價格上升,形成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的路徑之一。
路徑之二就是原材料,大宗商品中原油和有色金屬的價格也恢復到了2007年3月份的水平,黃金創出了歷史新高,印度正在以噸位單位大量買入黃金,印度新娘一夜之間對黃金首飾的需求增加10倍?新興國家大力購買黃金的原因是對美元貨幣霸權主義的挑戰,尋求多過貨幣主導國際貿易格局之前,必然先要找個標準參照物,除了黃金還有誰能擔當此重任呢?美元式微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着。遺憾的是所有的大宗商品都以美元標價,美元貶值導致這些商品的美元標價上升,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完全可以因美元貶值而忽略需求不振的因素,無論從技術上月線季線標準的下降通道,還是美聯儲近期無法加息的決策上判斷,美元貶值的速度和趨勢正在強化而不是弱化,新一輪有色金屬和大宗商品階段性上漲又將展開,這是我們對前期作出低配大宗商品的一個重要修正。美國是重要的原材料進口國,原油進口消耗每年150億美元,工業品進口100億美元,原油和工業品價格雙雙上漲,等於向美國輸入了通貨膨脹,結果美國為了抑制通膨被迫加息,反過來又壓抑國內經濟復蘇和投資消費,遏制了國際投資資本流入,再度惡化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這就是所謂“事情變壞,就會變得更壞”,看來美國可以不被稱為美利堅合眾國,船堅炮利的時代一去不返,水深火熱的苦日子等着美國人民,在新興製造業國家如中國尚無法用快速提高的勞動生産率來消解更加快速上升的土地、勞動力、原材料、能源成本時,美國經濟二次探底不可避免,當然我們也意識到全球化經濟唇齒相依,中國經濟在所有生産要素價格高於2007年巔峰時代重新起步復蘇,也自然逃不過成本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嚴峻考驗。(作者為證券投資諮詢執業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