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設需適應工業化城鎮化需求
    2009-10-21    作者:本報記者 項開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南國旱災”的反常現象也引起了基層水利人員的反思,不少人士認為,受氣候惡化、污染蔓延等因素影響,水資源供應呈下降趨勢,但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用水需求卻明顯增長,“一增一減”之間“旱災”也就成了必然。基層水利專家&&,水利布局亟須走出過去主要適應農業經濟的舊有格局。
  工業區的快速發展使工業用水需求急劇增長。以泉州市泉港區為例,隨着福建煉化一體化這個目前福建最大的工業項目的建設,該區快速崛起為福建省的石化基地。在工業産值快速翻番的同時,水資源消耗增長也十分驚人。
  工業發展對供水格局的影響,還體現在工業污染對水資源的“減量”效應上。記者採訪發現,沿海很多農村群眾吃水已從傳統的“池塘水井”,變為自來水廠的集中供水,其原因在於地表水因污染已不能飲用。
  記者了解到,漳州市最後一所大型水庫是上世紀90年代初建成的,而其設計則還是改革開放以前的事。
  “現有的水利格局是在過去農業經濟為主的時代形成的,適應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但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城鎮化的突飛猛進使這一格局嚴重滯後於現實,建立新的水利格局迫在眉睫,而各級政府加大水利投入是根本所在。”福建省一位基層水利專家&&。
  相關稿件
農業水利旅游三産業可關注 2009-09-11
農田水利建設:大旱之下多重拷問 2009-02-12
劉瑞蓮:水利建設不加強,俺農民還得靠天吃飯 2008-03-05
嚴重乾旱敲響農田水利建設警鐘 2007-04-05
國開行扶持新疆水利建設 200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