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熱點漸失的幸與不幸
    2009-10-13    作者:巫偉    來源:南方日報
    通信記者都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因為捕捉行業熱點正在變得越來越艱難。或者説,這個行業的熱點本來就變得越來越稀缺。
  9月中,有幸一睹國內通信行業最大的盛事——北京通信展,踏進喬遷新址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卻再也感受不到往年那種火辣辣的熱度。
場內喧囂依舊,走秀和表演此起彼伏,觀者也還算是熙熙攘攘,但總讓人感覺缺點什麼,提不起太高的興致。到底缺少了什麼呢?懸念!
  3G已無懸念,4G還在搖籃中。期待了五六年的3G,今年總算塵埃落定,大規模的網絡建設如火如荼,市場份額已經瓜分殆盡,那份神秘感也跟着遠遁無蹤。3G市場還遠遠稱不上火熱,所有的業界人士都應該思考:3G為何難以打動消費者?它的“發動機”究竟在什麼位置?
  3被稱為4G技術的LTE,似乎也僅僅是3G的錦上添花之作,激不起觀眾太大的好奇心。或者説,3G普及的難點都還沒有突破,妄言4G實在為時過早。北京通信展上,最值得通信記者們跑一趟的,似乎就是去看一看聯通有沒有展出iPhone。然而,沒有。
  一晃來到國慶前,中國電信不經意地拋出了一項資費優惠計劃———手機用戶國內接聽免費。這可是“單向收費”!擺在以前,無疑於向市場扔了一顆資費炸彈。要知道,差不多從中國有了數字移動電話開始,人民群眾就在大聲疾呼單向收費,甚至激動到了跳腳罵娘的地步。現在“單向”了,雖然還有套餐的“最低消費”限制,雖然沒有對預付費用戶開放,但對於電信的廣大漫游用戶來説,優惠還是實實在在的。不過,市場的回音似乎也很寥寥,沒多少人叫好,也沒什麼人議論。其實,並非人民群眾不歡迎,實在是電信資費已經不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資費的調整與降低也已經成為市場營銷的常態。
  國慶長假期間,值得留心一下的通信新聞是什麼呢?短信發送量,還是節日的話務量?説實話,長假之中,休息為主,除了長途電話和漫游通話之外,平常的工作和生活往來電話反而大大減少了。至少,我的手機在長假8天裏是幾乎沒有怎麼響過;短信吧,國慶當天收到了一些,中秋那天更多一點,除此之外,差不多就只有垃圾短信偶爾響一響了。當然,每年翻來複去炒的那幾個數據還是會增長,因為用戶量還在不停地增長,發發短信、打打電話也變得越來越隨意。只是,節日的通信消費,也已經不是什麼熱點了。比之於買房、旅游,通信消費怕是連佔到新聞版面的邊欄都有點困難了。
  可是轉頭想一想,這又何嘗不是消費者之幸呢?如果電話資費夠便宜,如果打電話、發短信暢通無礙,誰會成天沒事幹了死盯着這塊啊?收費是不是單向的,服務是不是3G的,又有什麼打緊?也許,真的到了大家都不議論、不關注的那一天,通信服務才説得上是讓老百姓打心眼裏滿意了。
  相關稿件
光通信市場未來將強勁增長 2009-09-24
郵政服務標準頒佈保障用戶合法通信權益 2009-09-22
中國移動赴&通信車圓滿完成救災任務 2009-09-22
3G應用成國際信息通信展亮點 2009-09-18
深圳市政府與三大通信運營商簽署合作協議 200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