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年啟動碳交易市場
    2009-10-13    作者:點評 王旭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明年年內將肯定會啟動國內的碳交易市場。”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高正琦昨日接受CBN記者採訪時&&。屆時,這個新生的碳交易國內市場,將採用以企業自願減排參與的形式(即VER)。
    “在方興未艾的全球碳交易市場中,中國應積極參與構建碳市場,謀求碳市定價權,否則,正處在全球碳交易産業鏈最底端的中國,將面臨國際石油市場中喪失定價權的前車之鑒。”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負責人楊志説。楊志&&,中國的實體經濟企業為碳市場創造了眾多減排額,去年,中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CDM)産生的核證減排量成交量佔全球的84%,是全球第一大國。
    然而,這些核證減排量卻被發達國家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後,包裝、開發成為價格更高的金融産品、衍生産品等進行交易。

    點評:此前本報報道過,發達國家對我國碳交易資源進行粗放式開發,用不着付出多少代價就吃了“雞肉”,將“雞肋”留下。大量低成本、低技術、高減排量的項目和領域被發達國家先期掌握和開發利用,一旦出現國內對溫室氣體減排的需要,我國只有開發高成本、高技術要求、低減排的領域。國家發改委規定二氧化碳保護價是8歐元/噸至10歐元/噸,現在國際上價格是13歐元/噸至14歐元/噸,國際碳買家轉手就有超過30%的利潤。不掌握定價權的教訓實在太多,不知此次能否改變得快一些。

  相關稿件
我國“碳交易”市場調查與思考 2009-09-09
碳交易難進"主場" 我淪為它國廉價減排工具 2009-09-09
碳交易資源開發太粗放國外吃"肉"留下"湯" 2009-09-09
碳交易的世界市場體系與中國機遇 2009-09-01
全球碳交易市場火熱 企業如何分羹? 200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