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雷”貿易保護 只為夕陽産業
    2009-09-22        來源:國際金融報
   近日,與輪胎特保案前後呼應的是,德國企業針對中國太陽能電池開展反傾銷調查,就連不是歐美主要消費産品的月餅也受到了連累。最近的消息稱,美國鋼鐵公司於9月17日向美國商務部提交申請,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某些鋼管徵收最高90%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
  美國針對中國一系列的貿易保護事件,反映出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有所調整。那麼,為什麼在國內外一浪接一浪的反對貿易保護的呼聲中,美國政府依然“觸雷”般地採取了貿易保護措施呢?
  今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振興經濟計劃的失敗加深了國內經濟的衰退,失業率持續攀高,儘管近期經濟有所回暖,也是美元貶值的結果。在此背景下,奧巴馬政府無計可施,為了復蘇國內傳統産業不得不通過保護手段來扶持。
  一是新經濟增長點和增長模式前景暗淡。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信息革命為先導的整個經濟結構調整與産業進一步升級,但當前來看,推動先前經濟上升的技術已過度利用,潛力耗盡,對傳統領域的投資出現過剩並開始衰減,經濟增長也隨之衰減。儘管在新技術的投資已經開始,比如:新能源、低碳經濟等等,但是,目前來看,這些領域的産業還沒有強大到足以支持工商業全面快速增長的程度,隨着金融、房地産等虛擬經濟低迷不振,缺失新經濟增長點的實體經濟持續萎縮,是美國經濟衰退的主因,這也是引起貿易保護的起因之一。
  二是服務産業持續萎縮。從美國産業結構看,服務業佔了美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約70%,創造的就業崗位約佔85%,而實體經濟産業僅佔不到30%。顯然,服務行業的復蘇至關重要,然而,美國長期以來重視以服務業為代表的虛擬經濟的發展,忽視實體經濟的發展,這就造成了美國産業結構失衡,因此,中美貿易存在巨大的互補性由此而來。由於刺激金融、房地産業恢復的計劃失敗,加重了實體經濟的衰退,而實體經濟的比重過低不能從根本上支撐服務業的增長,8月份美國服務業活動指數為48.4,低於50,表明服務業仍在萎縮。
  可見,在新經濟增長點缺失及國內服務業萎縮的情況下,美國要想從根本上扭轉經濟頹勢,只有選擇復蘇傳統産業。為了給本國傳統産業復蘇掃清障礙,美國、歐盟等國將海外潛在的競爭對手阻擋在國門之外,就不難理解了。早在去年年底,西方的貿易保護主義者就拋出了西方企業産業回歸之説,希望向歐美已失去競爭力的“夕陽産業”回歸,要求政府重新復蘇這些傳統製造業,增加就業。
  在維持自由貿易與復蘇傳統産業之間,選擇是艱難的。但是8月份的經濟數據再次敲響了經濟形勢日益惡化的警鐘,失業率創新高,前期的經濟振興計劃整體以失敗告終,幾千億美元打了水漂,奧巴馬政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在背負貿易保護的罵名下,美國政府下定決心要將經濟復蘇的希望放到對傳統産業的回歸上,由此看來,奧巴馬選擇貿易保護主義不單單是為了迎合某些政客需要,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這也不難看出,近期美國政府通過大肆印鈔和發行國債讓美元貶值的目的了,其主要目的就是讓本國的傳統産業實現低成本復蘇,同時也是為了稀釋美國天文數字的國債和貿易逆差。從這點來看,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將愈演愈烈,特別是汽車、鋼鐵、農業、製造業等行業將面臨越來越多美國的保護壁壘。
  相關稿件
對美國貿易保護不堅決反擊將貽害無窮 2009-09-15
貿易保護只能兩敗俱傷 2009-08-19
商務部:美特保案為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2009-08-13
遏制三類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興起 2009-08-04
應對歐盟貿易保護首次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 20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