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上漲發出明確信號
    2009-09-01    時寒冰    來源:搜狐
    2008年底,筆者在《中國怎麼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一書中,用了整整一個章節,斷定“全球性通貨膨脹即將到來”,提出了“資源為王”的概念。資源類的投資品,在中國這輪股市和期市上漲中的表現,已經有目共睹。
  通貨膨脹的到來是必然的,它絕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澄清”或者“聲明”而消失。
  由於全球在應對次貸危機的過程中,濫發鈔票、過度投放信貸,必然導致貨幣的貶值,而貨幣貶值是通貨膨脹的一個最明確信號。
   但是,人們對未來通貨膨脹會不會到來,依然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疑問。
  其實,貨幣貶值的信號早已發出。當世界各國通過濫發貨幣來拯救危機時,隱患就已經種下。在中國,首先表現為房價的上漲。房價上漲從幾個方面埋下通脹隱患:
  第一,在房價上漲而糧價下跌的過程中,房價與糧價的價差越來越大,在內在力量作用下,二者之間要實現比價復歸。第二,房價上漲的根源在於地價上漲,地價上漲在直接帶動房價上漲的同時,在土地上種植的農産品(000061,股吧)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第三,房價上漲越快,地方政府出讓土地以增加財政收入的動力變得越強烈,耕地面積越少。
  這正是每當房價快速上漲以後,糧價就會有一個突然的報復性上漲的原因。
  經濟規律是不可逆轉的。但在我國,房價上漲對通脹的巨大推動作用被掩蓋了:其一,居住類價格在我國CPI權重中的佔比只有13.6%,遠低於食品類價格佔比,也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居住類價格在CPI權重中的佔比。其二,計入CPI的主要是房租而非房價,儘管我國不少地方的房價,在經過暴漲後已經超過2007年的水平,但房屋租金卻是在下降的。
  糧食、肉類價格的上漲將揭開皇帝的新裝。
  據農業部對全國470個集貿市場畜禽産品和飼料價格定點監測,截至8月份第2周,豬肉價格已經連續9周回升,累計漲幅為15.8%。同時,據農業部對全國470個集貿市場畜禽産品和飼料價格定點監測,8月份第2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1.31元/公斤,比第1周上漲3.9%,連續10周回升,累計漲幅23.1%。
  豬肉價格的上漲是必然的。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的影響,誤傷了豬,導致很多養豬戶損失慘重。5月6日,豬糧比價關係下降到了5.9:1,生豬養殖出現全面虧損。這會影響到生豬的供應。
  糧食價格的上漲也是必然的。中國的糧價遠遠低於國外的糧價。在2008年初,國際糧價比國內糧價竟然高出3倍以上。這種狀況延續至今。以大米為例,目前,國外1斤大米折合6元人民幣,而國內大米的價格每斤只有1.50元左右。價差巨大。由此,引發了日益嚴重的糧食走私。今年6月4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糧食走私案,犯罪嫌疑人被控採取偽報品名的方式走私糧食共8600噸(法庭稱相當於50萬人一個月的口糧),偷逃應繳稅款1700多萬元人民幣。
  可以想見,只要國內外巨大的價差不消除,糧食走私狂潮就難以偃旗息鼓。
  正因為糧食、肉類價格上漲的種種必然性,在股市進行了提前反映。最近幾個交易日,農業板塊表現強勁,尤其大江股份(600695,股吧)(雞肉)、中糧屯河(600737,股吧)(番茄醬+糖)、南寧糖業(000911,股吧)(糖)、新五豐(600975,股吧)(豬肉股)、福成五豐(600965,股吧)(牛肉股)、羅牛山(000735,股吧)(雞蛋股)等,反彈明顯。而國際糖價屢創歷史新高,又將産生新的引領作用。這些信號表明,通貨膨脹正在快速到來。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先後經歷四次通貨膨脹,分別發生於1984、1987、1994年和2007年。四次通貨膨脹都是糧食價格上漲發出明確確認信號的。鋻於食品類在我國CPI權重中的佔比,CPI止跌回升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除此,從2009年以來的股市表現來看,農業板塊的整體表現整體是比較弱的,借助通貨膨脹預期的推動力,農業板塊出現補漲行情是順理成章的。
  也正因為這些原因,筆者從今年8月初開始,在講座中詳細分析農業板塊,特別看好農業板塊的表現,並明確推薦這一板塊。
  對於決策者而言,要提前預防通貨膨脹,減少信貸投放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同時,也應該採取措施,壓低房價,擠壓房地産暴利和泡沫,否則,通貨膨脹隱患就不可能得到消除。
  相關稿件
地震災區農産品進京銷售 2009-09-01
豬肉引領農産品價格普漲 專家預計CPI下季轉正 2009-08-21
長三角交通一體化促區域農産品“採購半徑”擴大 2009-08-19
第二屆海峽兩岸農産品採購訂貨會將辦 2009-08-12
我國農産品價格上漲趨勢明顯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