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門”中的市場交易難以服眾
    2009-08-28    畢舸    來源:華西都市報

   中石油“購房門”事件再次引起熱議。中石油花20.6億元團購了八棟住宅樓和兩棟商用樓(本報昨日10版報道)。

  引人關注的在於三個爭論焦點——這些錢從哪來的?買這些房作什麼用?為什麼可以享受半價優惠?
  如果我們以善意的揣測,認為20億團購樓房不是為了滿足該企業少數經營層的消費需求,而是為職工提供“福利房”,依然無法解決一個問題,即20億團購樓房相對於中石油百萬職工的龐大數量,能夠提供的住房的指標依然有限,這事實上還是一種稀缺資源供應,必然存在門檻設置與內部管制。因此,對中石油廣大職工來説,20億團購樓房並非人人都高興。
   這些錢從哪來的?如果中石油企業領導層單方面作出決議,就明顯繞過了全體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拍板的監管程序。從理論層面而言,所有國企利潤都是職工在企業中通過長期勞動積累的財産,重大國企資産劃撥、分配與支出,必須獲得全體職工或職工代表大會的合法性認定。
  為什麼可以享受半價優惠?中石油能夠一擲20億團購商品房,如此豪舉獲得開發商另眼相待也就理所當然。但這其實是在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由於中石油與開發商達成了利益關聯,其他通過正常途徑的消費者既無法拿到可能原本心儀的上述住宅樓和商用樓,而且還要付出一倍以上的購買代價,這明顯不符合市場交易的公平準則。
  因此,中石油20億團購樓房已非單純的企業行為、市場交易,由中石油裁判球員一體化更難以服眾。

  相關稿件
有天價燈和購房門誰不想當石油人 2009-08-28
中石油“購房門”為何惹人説三道四 2009-08-28
“購房門”中的市場交易難以服眾 2009-08-28
有天價燈和“購房門”誰不想當“石油人” 2009-08-28
溫州“購房門”補差價基本告結 20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