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吹響抑制産能過剩的衝鋒號
    2009-08-28    點評:王迎暉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産業健康發展。
    會議指出,部分産業結構調整進展不快,一些行業産能過剩、重復建設問題仍很突出,不僅鋼鐵、水泥等産能過剩的傳統産業仍在盲目擴張,風電、多晶硅等新興産業也出現重復建設傾向。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保增長中更加注重推進結構調整,堅決抑制部分行業的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大力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新技術産業和服務業。要把握好調整的方向、力度和節奏,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點評:嚴格地講,前一段時間&&的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仍然是一劑補藥,而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內容則是真正向結構調整吹起了衝鋒號。前者重點在於振興,在於救急,在於救命;後者重點在於調整,在於壓縮,在於健康。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變化,恐怕是由於經濟回升的態勢基本形成,有精力有空間來着眼長遠、着眼經濟發展長期存在的痼疾動手術了。換句話説,如果結構調整不成功,過剩産能不壓縮,重復建設不遏制,也難言經濟真正回到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復蘇軌道。結構不合理,産業不環保,布局不經濟是個老問題,現在連被寄予厚望、被視為下一個增長點的新能源産業也染上了這樣的老毛病,這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了。
    具體措施上,從市場准入,到環保、批地、資金、監督,重要位置都設了崗,法律、經濟、技術、標準以及環保、土地和金融政策這樣的行政手段一起上。可以説,這次結構調整是個機會,而且這樣的機會對中國來説已經不多。但牽涉到複雜糾葛的經濟利益,效果如何,就看決心大到什麼程度了。

  相關稿件
國務院推五措施抑制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 20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