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房改尚未成功,二次房改何必着急
    2009-08-27    石兆    來源:東方早報

  據報道,鋻於隨着地價、房價的新一輪飆升,政府部門和開發商的相互推諉加劇,現行住房制度弊端顯露,有14位房地産專家提出,應進行“二次房改”。
  其具體改革措施,與大眾廣泛相關的有兩點。其一,把房子分成三種:一種是底層民眾的保障性住房,一種是高端的商業房地産,還有一種是針對中等收入的人群設計的住房。這與“一次房改”相比,增加了對中等收入民眾的住房需求這一層次的劃分。其二,這個針對中等收入階層的住房建設實行“四定兩競公共住房”,即非營利公益性建房機構和建築開發商以“定地價、定建房標準、定稅費率、定5%利潤率,競房價、競建設方案,綜合打分高者得”方式招標供地建設的準市場化平價住房,供應對象主要是佔城鎮人口60%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
  有意思的是,這個新房改建議説在“一次房改”的階段裏,保障性住房並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很多人既不能享受經濟適用房,又買不起商品房,所以可判斷其是失敗的,從而要進行住房政策的“二次革命”。這種説法忽視了一個問題:“一次房改”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其導向有問題。“一次房改”中所給出的貨幣化住房是用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這個方向不是錯誤,而是根本就沒有達成。所謂失敗不是改革方向的錯,而是沒有改革到位的結果。
  其中的道理是這樣:雖然説是貨幣化住房,但由於土地資源等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中,導致土地的價格隨着經濟發展而飆升,地方政府又因為從土地售賣過程中嘗到了甜頭,更是把土地售賣變成了“賣地財政”來看待。這塊天鵝肉的價格上漲,直接帶動了房地産價格的過度上漲,從而使得在任何國家裏都是佔房地産消費市場的大部分人反而被直接趕出了局。更有甚者,無論是經濟適用房還是其他保障性住房,即使在經濟學上被視為過度干預市場的産物,但由於建設與審批的弊端,連稍微緩解住房價格上漲的短暫作用都沒有起到。
  在一個改革因為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宣布其為失敗,應該説不是一個嚴謹的態度,而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甚至可以説是一種觀念上的倒退。不求“一次房改”的所有政策落實、土地所有的性質轉變而談“二次革命”,提出的方式竟然是已被證明毫無效益的“回頭路”形式,其作用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但這並不是這些專家提出“二次革命”最嚴重的後果。我們知道,房地産現在已經儼然變成了經濟的救命稻草之一,而且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中國的經濟內需嚴重不足、社會保障不足、民眾消費意願下降的情況下,房地産業在某些人看來,是不能出問題的,最好保持增速發展。就目前來説,這種狀態很難短時間內扭轉。
  若這種做法一出,中等收入家庭最後一絲消費能力也將被擠榨出來,變成經濟學裏所説的“流動性最差”的不動産,這種房改建議等於是在半強制狀態下誘導並綁架中等收入人群進行消費。看上去是為促進內需做貢獻,實際上更會降低中等收入人群對抗風險的能力。如果世界經濟盡快復蘇還好,一旦有所延遲,美國那種“次貸風波”很快就會在中國爆發,以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那將是滅頂之災。
  所以,此建議即使説得如何天花亂墜,也不過是“飲鴆止渴”這個成語中的那口毒藥罷了。

(作者係北京東恒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稿件
二次房改是否能破樓市僵局 2009-08-27
14位專家聯名上書建議二次房改 2009-08-26
應盡快啟動“第二次房改” 2009-08-12
李稻葵:必須進行第二次房改 2009-07-29
小産權房改革是縮小城鄉差距的契機 200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