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熱錢是中國經濟的地雷
    2009-08-21    陸前進    來源:上海商報

  數據顯示,二季度我國貿易順差為347億美元,FDI(外商直接投資)增量為212億美元。二季度我國外匯佔款增加9656.85億元,如果按照1美元=6.83元計算,外匯資産增加1413.89億元,如果扣除貿易順差和FDI增量,疑似熱錢的境外資金高達854.89億元。根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7月份銀行體系因凈購匯而投放的外匯佔款達2204.56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凈購入322億美元,為今年以來單月凈購入外匯量第二高,7月份我國貿易順差為106.3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為53.59億美元,同樣如果扣除貿易順差和FDI增量,疑似熱錢約為162.11億元,顯示出資本流入有逐步增加的趨勢。
  熱錢流入一直是中國經濟潛在的危險因素,目前刺激投機資本進一步流入的因素主要是資産價格上升和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投機資本主要是流向資産市場包括房地産市場和股票市場,在資産市場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投機資本流向股票市場或房地産市場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隨着最近中國股市和房市的火爆上漲,在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投機資本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實際上,投機資本只要在國內資産市場獲得收益率大於在國外獲得的收益,投機資本流入的動力就較強。
  與2007年熱錢流入有所不同,2007年不僅資産價格上漲,而且人民幣持續升值,熱錢能夠獲得資産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好處。而現在只是資産價格上漲,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相對穩定,如果未來人民幣不升值,則投機資本只能獲得資産價格上漲的收益,不能夠獲得人民幣升值的好處。如果預期將來人民幣升值,則投機資本流入會進一步增加。
  從理論上來講,境外熱錢投機我國獲得收益率是投資於我國金融資産獲得的收益率加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幅度,它包括投資收益和人民幣升值後貨幣的匯兌收益。因此當投資在國內的收益率加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幅度大於在國外投資的收益率,則投機資本在國內獲得投資的收益比在國外投資獲得的收益大,投機資本流入會獲得更高的收益。目前國外利率水平較低,房地産市場仍然低迷,股市雖然有所反彈,但是仍然遜色於先前中國股市的上漲,投機資本流入中國可以獲得資産價格上漲的好處。
  最近隨着香港股市的上漲,流入香港的熱錢較多,市場普遍認為熱錢或借道香港進入內地。由於港幣和人民幣匯率實行&&匯率制度,名義匯率基本保持不變,因此港幣和人民幣匯率主要由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來決定。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則人民幣對港幣也升值,反之亦然,因此人民幣和美元的關係某些特徵也間接地表現在人民幣和港幣的匯率上。實際上,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19%;人民幣對港元也升值了約19%。目前人民幣對美元保持相對穩定,則人民幣對港幣也保持相對穩定,在資産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香港居民更願意把自己手中的人民幣、美元和港幣等轉移到大陸內地,投資國內股市和樓市,這就出現香港資金向內地流動的現象或熱錢借道香港進入內地。目前在香港每人每天兌換人民幣的上限為2萬元,每天匯入內地賬戶的人民幣金額上限為8萬元人民幣,因此對於香港個人居民來説,資金轉移到內地並不困難。如果預期人民幣升值,香港熱錢流入內地潛伏資産市場,一旦人民幣升值,將來還可以獲得人民幣升值的好處。筆者認為針對熱錢流入,應加強防範。
  一是要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消除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如果人民幣升值,則投機資本即使什麼也不做,也可以獲得匯兌收益,構成了投機資本的穩定收益。
  二是增加短期資本的流入成本。提高短期資本的流入和流出的成本,消減投機資本的利潤,減緩投機資本流入的數量。
  三是阻止香港熱錢流入的主要方法是加強資本賬戶的管理。實際上,由於人民幣對美元保持穩定,流入國內的投機資本主要是美元計價的資産;如果是歐元計價的資産,則投資者會面臨虧損的情況,因為人民幣對歐元是貶值的;同樣,人民幣對港幣保持相對穩定,港幣資産流入也可以獲得資産價格上漲的好處。在資産價格上漲或將來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不可忽視對香港熱錢流入的管理,同樣要把港幣投機資本流入的管理納入正常的投機資本管理中來,控制香港熱錢流入內地投機。
  四是加強對股票市場和房地産市場的監管,切實維護股票市場和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防止資産市場的大起大落。境外熱錢進入我國後,希望投入股票市場和房地産市場,同時“押寶”於人民幣升值。如果投機資本短期獲利回流,將加劇金融風險。政府要嚴防國外投機資本逃避管制、投機和操縱股市,更多地從制度上和監督管理上維持股市平穩和健康運行。房地産的價格快速上漲既有需求的因素,又有投機的因素。因此國家對國際的投機資本應嚴格監管,採取市場和監管相結合的措施,維持資産市場的平穩運行,防止投機者的炒作。
  五是建立適當的危機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密切關注金融市場的變動,建立一套科學的宏觀經濟預警指標體系,提高風險防範的可預見性和應對措施的及時性、有效性。(作者係復旦大學國際金融係副教授)

  相關稿件
當前究竟有多少“熱錢”涌入我國 2009-08-20
美債減持或證新增外儲“熱錢化” 2009-08-19
[專題報道]熱錢捲土重來 2009-08-18
熱錢捲土重來 2009-08-18
[名詞解釋]熱錢 200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