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提高最低工資的思考
    2009-07-2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日美聯邦最低工資從每小時6.55美元升到了7.25美元。在整個美國歷史中,什麼時候的最低工資水平最高呢?正如我們看到的,最低工資的真實價值——即一個賺最低工資的人可以買些什麼——最高的時候是在1968年,當時的最低工資約等於今年的8.71美元。
  我認為這是非常有趣的,那就是比較這些拿最低工資的人的工資和設定他們收入的國會議員的工資。一個人或許可以假設,立法者總是更熱衷於給自己加工資以反映生活成本的增加,而不是積極地給窮人加工資。但是這個假設是正確的嗎?
  實際上,如果與1947年的情況進行比較,那麼窮人的工資方面上漲幅度比他們選舉的議員們的工資的漲幅更大,即使是由這些議員們來確定這些窮人的收入的。
  經過我的比較分析發現,自從1947年以來,美國國會議員的工資已經升了64%,但最低工資升了113%。當然,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比如美國國會議員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福利(包括醫療保險和養老金)。再加上,如果你採用一個不同的基年,你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比如,如果你用1968年作為基年,你會發現(經過通脹調整的)最低工資下降了17%,而且議員的工資上漲了7%。
  此外,有多少工人會因此而受到實際影響?自由研究機構經濟政策學會估計有450萬工人,少於勞動力總人口的4%。但是,這個最低工資上漲的影響並不止於拿最低工資的人群。
  這些工人中的280萬人現在賺的少於7.25美元,最低工資上漲後,他們將會得到一個立馬的提薪。另外,該學會估計,原本就處於最低工資水平之上的另外160萬人,則會受到間接影響,這是因為溢出效應,商業正在保持着他們的工資結構。
  在市場上工資是等級森嚴的,比如一個飯館,一個最低工資的員工和一個工資稍微高一點的熟練工,當那個賺最低工資的員工漲了工資以後,那麼飯館或許也會給這個熟練工稍微加點工資,以保持這個工資結構層級。這個加工資或許會産生一個連鎖反應,比如,加了熟練工的工資,也會迫使其他飯館這樣做以保持競爭力。
  升最低工資或許會令僱主們以高價格的形式去傳遞他們的勞動力成本,這可以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因此,現在大家明白了受影響的人的“數量”了吧?(摘編自Economix博客,編譯 嚴珂)
  相關稿件
莫斯科要對拖欠工資者用重典 2009-07-27
工資集體協商 行業工會身板要硬 2009-07-22
高溫費都難拿,談何工資協商? 2009-07-22
謹防"工資談判制"有礙勞動力市場靈活 2009-07-22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殼"卡在哪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