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崑岡:國內奶粉在中低端市場依然佔主導地位
    2009-07-27    記者:梁麗霞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日,洋奶粉紛紛漲價,但依然是很多國內消費者比較信賴的品牌。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國內品牌陷入很難發展的境遇。7月27日上午,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宋崑岡做客中國經濟網“中經在線”欄目,對奶粉行業的熱點話題一一進行解析。

  國內奶粉在中低端市場依然佔主導地位

  “洋奶粉衝擊國內市場,根本原因在於“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對奶粉的出口和國內消費者的信心影響很大。其次,國際金融危機造成了乳製品消費市場下滑。國際市場的乳製品價格呈跳水式的發展,相比來説低了50%。今年1-5月份,我國進口10.66萬噸奶粉,主要是工業用奶粉,脫脂粉、全脂粉和調製奶粉。這相當於2007年一年的進口量。”宋崑岡認為,到今年的10月份以後,如果國際市場乳製品價格回升的話,會帶動中國奶粉的消費。“因為我們生産的奶粉,除了小包裝奶粉以外,還有一部分就是工業用奶粉,就是食品加工業使用的奶粉,做冰淇凌、巧克力、奶糖、麵包的等等。如果這批用戶的信心恢復,對國內奶粉的消費會非常有好處。”
  宋崑岡&&,外資品牌,包括進口奶粉,主要是針對高端市場。高端市場對高端消費者。在中低端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國內奶粉還是佔主導地位的。“我覺得,最近外資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現在銷售形勢比較好,主要是因為“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的影響,大企業基本被“一網打盡”。這對消費者信心的打擊比較大。有些消費者寧願花高價錢,也要買國外的品牌。國內品牌要通過這次“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之後,要抓好産品質量,樹立消費者的信心。

  奶粉價格浮動是市場行為

  近日,惠氏、雅培等外資奶粉繼去年3月至4月集體漲價之後,又一陣漲價風席捲中國市場,國産奶粉在與外資的對抗中處於下風。有業內人士指出,外資奶粉集體漲價的背後,實際上顯示出了外資奶粉企業在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越來越強的定價權。
  對此,宋崑岡認為漲價並不是一種好的做法。對消費者來説,或者是對市場而言,穩定的價格是最好的。“我希望外資品牌也好,國內品牌也好,應該有一個穩定的價格。”
  此外,産品的價格完全是市場決定的,是市場行為。“乳製品是完全市場化的産品,它的價格浮動是企業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變化的,政府沒有干預。”

  相關稿件
伊利將在天津建設一家大型奶粉企業 2009-07-15
《食品安全法》能防住“三鹿奶粉”嗎? 2009-06-04
國家奶粉收儲計劃遞交國務院 2009-05-20
三鹿奶粉事件再反思 2009-05-13
三鹿奶粉案開始二審 20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