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當局是嚴重失職的?
    2009-07-21    王旭    來源:經濟參考報

    這是一段東方早報的專訪。東方早報:上半年新增信貸已經達到7.37萬億元,當前貨幣政策還是適當寬鬆嗎?每次央行公布信貸數據,大家都質疑有信貸資金流入股市和樓市。
    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從哪個角度看,現在的貨幣政策都肯定是過度寬鬆,不是適度寬鬆。上半年新增7.37萬億元貸款,肯定有一部分流入了股市和樓市,當然缺乏準確的數字。拿北京地王的出現為例,儘管説銀行的貸款不能用於購買土地,但母公司和子公司可以想盡一切辦法,把貸款轉化為買地的錢。另外一些企業投資的意願不高,銀行給它錢,它就炒股票。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樓市,是很危險。
    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在15日、16日的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上討論得最激烈的,就是央行半年來的工作。個別委員很尖銳地批評説,金融監管當局是嚴重失職的。
    理由很簡單,政府工作報告當時明確提出M2增長17%左右,新增貸款規模5萬億元以上。但一季度就到了4萬億元,當時並沒有趕緊採取措施。現在都到了7萬億元,而M2長期保持25%、28%的高位。

    點評:人大財經委的委員還真敢説,直接批評“金融監管當局失職”!這説明上半年的信貸投放量突破7萬億元讓相當一部分業內人士不安。此前,筆者也陸續聽到過業內討論,對通貨膨脹的壓力、對金融系統的潛在風險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這裡也包括一些學者説過,過量信貸如果造成大量壞賬,中國金融10年改革成果弄不好就會毀於一旦。客觀説來,金融監管當局已經意識到這一潛在風險,19日,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出來要求各銀行將撥備覆蓋率提至150%以上,已清楚説明當局正在採取防範措施。後續還會有什麼舉措值得關注。但筆者也有另一角度的擔心,什麼事都怕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下半年即使控制信貸投放也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大量已啟動項目將受重大打擊,本來不會成為不良資産的項目也可能被斷奶逼上絕路。

  相關稿件
銀行理財産品:嚴格監管下的創新難度 2009-07-20
監管寬鬆 金融“毒品”在港橫行 2009-07-15
歐盟擬加強銀行監管 2009-07-15
瀋陽海關創新監管模式受企業歡迎 2009-07-15
美財長:必須加強金融衍生品監管 200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