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船舶工業風險不斷加大 船舶融資缺口誰來填
    2009-07-03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受全球新造船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我國船舶工業面臨風險不斷增大,新船成交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撤單現象時有發生。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7月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累計新承接船舶訂單同比下降96%,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7%。自去年10月至今年5月底,全國撤銷船舶訂單累計約佔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總量的2.3%。
  困難局面産生的後果之一是産能過剩。中船協認為,在2011年以後,將會出現近三分之一的造船企業産能過剩。
  如何應對?中船協建議,各造船企業抓緊貨款回收,加速資金回流,將財務風險降到最低。同時,謹慎對待船東的詢價,摸清船東意圖,避免低價尤其是低於成本的報價,並密切關注市場上其他國家的價格水平。
  從船東的角度來看,船舶融資變得更為迫切。如果船東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數額,訂單才能轉化為現船,否則即存在着延期、取消訂單或棄船的風險。中國進出口銀行交通運輸部高級信貸經理高澤峰近日透露,“未來4年內,船舶製造業的融資缺口將達到3000億美元。其中僅中國的船舶製造業融資缺口預計就達600億美元。”
  有關填補“船舶業資金缺口”的內容已經在行業振興方案中被提及。在6月9日公布的《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到,“加大生産經營信貸融資支持”以及“增加船舶出口買方信貸”。工信部裝備司相關人士近日明確&&:“國務院已將規劃落實分工到各個部門了,例如金融信貸支持是由人民銀行牽頭負責。”

  相關稿件
船舶工業振興規劃細則出爐 2009-03-27
充分利用金融支持 推動我船舶工業調整升級 2009-02-18
船舶工業振興:最需“金融支持” 2009-02-13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02-13
國務院常務會通過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