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天[2009.06.13-2009.06.19]
    2009-06-19    點評人:陳東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利好
   
    經濟運行正處企穩回升關鍵時期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我國經濟運行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採取的方針和一攬子計劃是正確有效的。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面貫徹落實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並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豐富和完善。
    點評: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堅定地被貫徹,將是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的最大利好。

    堅決制止政府投資項目限制國産設備的做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説,目前在裝備製造業招標採購活動中,通過在招標文件中設置歧視性條件違法限制國産設備使用的做法比較突出。這些做法明顯違反招標投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約了裝備製造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不利於提高重大裝備自主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必須採取堅決措施予以制止。

    全國財收5月同比增4.8%

    5月份,全國財政收入6569.47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01.32億元,增長4.8%。今年1至4月,各月的全國財政收入均呈現同比下降狀態,5月份出現同比增長尚屬今年首次。
 
    中性
   
    中國首次減持美國國債  
 
    中國連續增持美國國債的動作終於停止。截止到今年4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7635億美元,低於3月底的7679億美元。4月份我國減持了約44億美元美國國債。美國財政部網站近一年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5月份以來,中國一直在增持美國國債,一年間的增持額在2600億美元左右。
    點評:在穩健運行、保值增值的前提下,中國外儲投資的選擇面比較窄,拓寬投資渠道任重道遠。 

    吸收外資三大指標12年來首次全面持續下降

    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今年1至5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情況。據透露,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已連續8個月下降,這也是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新設立外資企業、合同外資和實際使用外資三大指標首次出現全面持續下降。
    點評:目前全世界的“資”中國最多,如12年前一樣再從外國引這麼多“資”很難想象。目前更應重視引資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引資指標下降未必是壞事。

    國土部調查商品房地價

    國家統計局對40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開發費用構成的調查,預計於本月中旬結束。據悉,國土部近期已經向地方下發“國土資電發(2009)34號地價調查表”,要求地方填報具體的房地産項目土地出讓價款以及房屋售價等。
 
    利空

    5月企業商品價格再創新低
 
    央行近日公布了2009年5月企業商品價格變動情況。5月企業商品價格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7.6%。央行發布的企業商品價格(CGPI),是反映企業間商品交易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綜合物價指數,調查的價格是企業間在最初批發環節的集中交易價格。 

  相關稿件
這七天[2009.06.05-2009.06.12] 2009-06-12
這七天[2009.05.29-2009.06.05] 2009-06-05
這七天[2009.05.16-2009.05-22] 2009-05-22
這七天〔2009.5.09-2009.05.15〕 2009-05-15
這七天〔2009.4.30-2009.5.06〕 200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