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熄火”驚醒美國製造業?
    2009-06-03    作者:倪金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為美國百年汽車工業的象徵,通用宣布進入破産保護程序,然而,理論上應該是特大利空的消息,卻被投資者當成做多市場行情的有力證據。

  在通用申請破産保護當日 (6月1日),全球金融市場一片火熱朝天,多數交易品種出現了自去年9月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大的升幅。CRB指數暴漲,一度衝至260點的近半年來高點;國際原油價格直逼70美元/桶;LME銅價衝破5000美元/噸一線,為近7個月高點;美國三大股指更是全線上揚:道琼斯指數漲幅2.60%,標準普爾500指數漲2.5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3.06%。
  美國股市以及商品市場何以如此氣勢如虹?的確,通用的沒落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失敗,更是標誌着一种經濟模式的終結。通用長期積累的諸多問題,在金融危機的刺激之下,已經到了不得不“刮骨療毒”的地步。如果再不進行徹底的結構性改革,只會無限期地延緩美國經濟復蘇的時間。金融市場的強勁上揚,也印證了投資者對“新通用”鳳凰涅槃之後,獲得重生的美好期待,並成為美國汽車産業乃至整個製造業一起脫胎換骨的催化劑。
  如果通用汽車的破産保護程序和思路能夠按照美國政府制定的計劃穩健執行,那麼,通用汽車可能在90天內脫胎成為一家更加精幹的公司。隨着時間的推移,工人和其他資源將轉移到生産率更高的經濟領域,從而推動經濟發展。到時候,對世界經濟的健康復蘇着實大有裨益。
  然而,問題不僅僅局限於此。通用汽車並不是當前以及未來唯一一家可能不得不“熄火”的公司——克萊斯勒搖搖欲墜,福特也處境不妙;摩托羅拉、花旗、星巴克等也處於困境之中。所以,通用之後,誰再“通用”,將成為阻礙經濟復蘇的一大障礙。
  本質上來看,此輪金融危機的爆發標誌着“全球化紅利”模式的終結。筆者總結的全球化紅利為:一邊是亞洲國家高儲蓄,製造業欣欣向榮,多生産少消費;另一邊是美歐的高消費,製造業快速萎縮,少生産多消費。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這一模式開始左右着世界經濟的運行。世界經濟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供應的廉價工業産品,和IT革命帶來的生産力提高的帶動下,得以維持年均2%~3%穩定的物價水平,但現在以勞動力為代表的全球生産要素價格都在急劇上升,持續十多年的全球化紅利瀕臨枯竭。
  美國經濟若想真正實現復蘇,肯定不能依賴美聯儲開着 “直升機撒錢”解決所有問題。從經濟運行的本質來看,只有當美國家庭的去杠桿化逐漸完成,家庭資産負債表能夠平衡,並且讓製造業復興,增加就業崗位,讓美國居民的收入來源更為廣泛,使得美國居民的損益表也能逐步平衡。只有這樣,美國的消費率大幅度下降才不至於影響美國經濟正常運行,那時候的美國經濟或許才能獲得真正長久的經濟復蘇。
  是的,儘管克魯格曼説“美國汽車工業在十年後會消亡”,但是美國政府對通用實施的結構化改革思路,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奧巴馬政府在今後的一段時期,可能會逐步擴大美國的製造業規模。只有當美國民眾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之後,世界經濟才可能安全復蘇和更穩健的運行。持續近20年的世界經濟發展模式,到了需要大變革的時候。

  相關稿件
通用破産保護為中國企業退市帶來啟示 2009-06-03
通用汽車國有化只是權宜之計 2009-06-03
通用汽車再生之路障礙重重 2009-06-03
通用破産重組是美國經濟復蘇的必要 2009-06-03
三大主因拖垮通用 全球汽車格局或洗牌 200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