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免費醫療”進行到底
    2009-05-31    李迎春    來源:錢江晚報
    全中國比神木富的地方多了去,神木願意拿,別的地方為什麼沒拿?我看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神木的衛星上了天,老百姓懸着的心落了地。這樣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得好處的衛星,咱們不是超前了,而是放得太少了。
  鬧劇、烏托邦、放衛星,很多師爺搖着扇子,將這些風涼話扇在陜西神木縣領導的臉上。神木挺住了,他們説,免費醫療政策還要辦下去。去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16億多,拿出百分之八就可以辦了,為什麼不辦下去?縣委書記郭寶成的一句話,更是令我感動不已:“這是一項讓千千萬萬百姓獲益的政策,哪個人敢説取消他?如果取消了,老百姓就首先不答應。”
    好一個“老百姓首先不答應”!以人為本這句口號,你就是説一千,道一萬,都是蒼白的。關鍵就看你心裏是不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看你政府有錢了,首先想到的是往哪花。
  有人將神木的全民免費醫療政策比作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看神木的可貴之處在於願意拿出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八用於解決老百姓看病。全中國比神木富的地方多了去,神木願意拿,別的地方為什麼沒拿?我看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郭書記腰板硬,不是硬在錢多,他這點錢,擱發達地區比比,要説多人家就會笑話他。但郭書記心裏頭首先擺着的是老百姓,老百姓不答應的事,他不會去做。
  神木的衛星上了天,老百姓懸着的心落了地。這樣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得好處的衛星,咱們不是超前了,而是放得太少了。所以,有人戲言,神木的一項免費醫療政策,賽過了一本北京戶口。對於看病分分錢需要掏自己腰包的老百姓來説,這是一輩子的踏實。別的地方辦不到的,神木辦到了。神木的這顆衛星,直接與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障水平接了軌。這是中國更多比神木財政收入更高的地方所做不到的。
  經濟接軌油價接軌,咱們太多的東西與國際接了軌,但民生保障問題,卻遲遲不見動靜。為什麼?別的接軌能賺錢,而民生保障接軌則是個花錢的事兒。神木才放了一顆衛星,就有人潑冷水,有人等着看笑話了,先是拿百姓的道德説事,説咱們的老百姓目前的覺悟,不適合全民免費醫療的水平。再是拿中國的經濟水平説事兒,説咱們這點錢,經不起老百姓看病折騰。説這話的,心裏想著的也是老百姓,但與神木的郭書記想的不一樣。他們眼裏,老百姓是累贅。
  老百姓千難萬難,看病第一難。全中國有太多的老百姓因病致貧,過着艱苦不堪的日子。百姓的幸福指數,是與政府的財政收入怎麼花緊密相關的。我們暫時還不能期待全中國每個老百姓都能像神木的百姓一樣,享受病無所虞的心理踏實,但神木可以作為一個標杆,比神木經濟更加發達的地區,在別人吃過螃蟹之後,如果連嘗一下的勇氣都沒有,那就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了,而是有沒有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裏的問題。
  而對於等着看神木免費醫療流産成為笑話的人們,我向神木的郭書記們敬一言:大膽往前走!哪天手頭上真沒錢了,跟老百姓明明白白説清楚,我相信老百姓是不會有怨言的。
  相關稿件
神木堅守免費醫療是最好的答案 2009-05-27
“全民免費醫療”也許“超前”了些 200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