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5日舉行的“提高工業産品質量座談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説,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恪守“不干預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的準則,主要以“規劃、政策、標準”指導行業發展,推進工業産品質量。 據李毅中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質量規劃,並納入國家、行業和地方發展規劃。當前,要結合十大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貫徹落實,分行業抓緊研究制定提升産品質量的任務和措施。 政策法規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根據需要,推動修訂工業産品質量責任條例,完善工業産品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類組織的質量管理責任,防止出現責任缺位或不到位。將盡快修訂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把影響産品質量提升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及産品列入淘汰類。修訂産業政策和行業准入條件,提高對産品質量要求,鼓勵産品創新和質量提升。 目前我國工業行業有5萬多個標準,一半標齡超過10年。“標準缺失或標準過時,就無法保障産品質量,要盡快扭轉標準嚴重滯後的狀況。要密切跟蹤國際標準動態,加快修訂和補充制定適合國情的工業産品標準,並抓好標準的貫徹實施,杜絕無標生産,鼓勵企業積極採用國外先進的産品標準和質量管理標準。”李毅中説。
點評:標準缺失可以制定,標準過時可以修訂,可怕的是有標準而不遵守、不執行。所以,關鍵在抓落實,督促、教育企業嚴格執行標準,最終達到保證産品質量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