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經歷了4天的2009年“上海之春”房産交易會落下帷幕。據主辦方統計數據,共有13萬人次的觀展客流,較去年參展人數增長了71%;本次房産交易會上有明確購房意向的房源涉及金額約2億元,而現場支付定金的意向成交總交易額也達到1.2億元。
在此之前春節過後,上海樓市隨着氣溫的回升也開始逐漸活躍起來。根據中國房地産指數系統監測數據顯示:2009年2月,上海住宅成交量達到117.32萬平方米,同比上漲超過63%。3月上海住宅交易量繼續走高,單日住宅成交一度高達797套。 這些變化,令不少消費者産生了困惑,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樓市處於衰退期,中央也鼓勵開發商降價促銷;另一方面,春節以後,上海樓市的成交量確實出現較大的回升,甚至價格也有所回升,這是不是意味着樓市已經開始觸底反彈? 雖然“上海之春”房展會歷來有樓市風向標之稱,但坦率地説,4天的房展會,還遠不足以明確未來的走勢。 首先,這是“市場之手”和“政策之手”相互發生作用。去年10月之後,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接連&&救市政策,市場出現回暖跡象,成交量開始回升。但到去年末今年初,市場重歸冷靜,房地産業又開始寄希望於政府&&新的救市政策,市場上一度傳言房地産業進入了“十大産業振興規劃”。然而新的救市政策並沒有落地,市場終歸還是要走自己的路。 經過一年的調整,加上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剛性需求相繼入市以及部分樓盤打折促銷,春節過後,上海樓市確實出現了一些回暖的表象,但總體而言,目前的銷售主要是由打折幅度較大的樓盤帶動的,例如最近熱銷的大寧板塊的某樓盤,其實際成交價格已經回到了2006年的水平。但是,據此就認為樓市已經開始觸底反彈不免有些牽強。一是,宏觀經濟並沒有出現明顯回升跡象。二是,房地産市場調整周期的時間還沒到位。三是,市場供求關係依然呈現膠着狀態。因此,目前樓市仍處在築底過程中,整體回暖顯然還需時日。儘管“上海之春”參展人數創出新高,但是意向與前幾年相比仍然較低,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相比過去幾年依然偏低,就是明證。 其次,上海樓市的剛性需求一直比較旺盛。一是上海近幾年正好處在一個結婚生育高峰期,每年有十多萬對新人進入婚姻殿堂。在房展會上,有許多參觀者是為孩子結婚來看房探路。購婚房者是目前上海住房剛性需求的主力軍。二是上海近年來還是吸引了不少海內外優秀人才落戶,這些人一旦有了足夠的積累,首先的意願還是購房。三是,儘管上海人均居住面積已達到16.7平方米,折算成建築面積為33.4平方米。三口之家就是100平方米,然而就目前情況而言,有50%以上的家庭的人均居住水平是低於16.7平方米,這些家庭寬余的有二居室,緊張的可能只有一居室,他們非常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條件。前幾年錯過了買房機會,如今市場正處於調整之際,他們也有要很好把握住機會的願望。 第三,樓市投資客開始“探路”。這次“上海之春”房展會的人流創新高出乎人們的意料,“上海之春”2006-2008年的參觀人數分別為10萬、8萬和7.6萬,今年13萬的人數比前3年分別增長30%、63%和71%,因此除剛性需求者之外,觀展的人中肯定也有不少投資客的身影。一是房地産市場調整也有10個月之多,除了外環線以外地區和房價出現調整之外,內環以內的市中心樓盤幾乎並沒有過分大的動靜,只不過稍微有些松動而已。因此,目前正好是借機“探探路”、“打打樣”。二是中國股市從6000點到1600多點的巨大殺傷力,使許多投資者深感“股市的凶險”。相比之下,樓市投資到目前來説還未見深度“割肉”之事。因此,在目前情況下,依然有相當多的投資客更願意“棄股投房”。當然,在目前的市場大環境之下,投資客也僅僅只是“探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