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為統一規範企業國有産權交易行為,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16日發布《企業國有産權交易操作規則(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國有産權轉讓價格應以資産評估結果為基礎,對涉嫌侵犯國有資産合法權益的,國資監管機構可以要求終結交易。産權交易合同約定價款支付方式為分期付款的,首付交易價款數額不低於成交金額的30%。 意見稿指出,企業國有産權轉讓首次信息公告時的掛牌價不得低於經備案或者核準的轉讓標的資産評估結果。如在規定的公告期限內未徵集到意向受讓方,轉讓方可以在不低於評估結果90%的範圍內設定新的掛牌價再次進行公告。
點評:消息中看,細則核心在“以資産評估結果為基礎”。可是,假如這評估本身就有貓膩呢?山東輕騎集團的國資流失大案就有此等教訓,集團領導層與評估方上下其手,合夥侵吞。本報不久前報道過社科院的調研報告:包括各類協會、評估在內的中介組織已成腐敗的重要推手!這裡不是反對制定各種細則,而是提醒,不要指望一紙規定能解決多少問題,還是多考慮考慮綜合、協調治理。(點評:王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