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億改擴建縣級醫院謹防"三個誤區"
    2009-03-13    作者:河北 畢曉哲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衛生部部長陳竺10日透露,新醫改方案的公布“以日來計”。他還表示,今年將投入370多億元人民幣用于中國七成以上縣級醫院的擴建。(《北京晨報》3月11日)

  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中,縣級醫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龍頭作用。新醫改方案將加強基層衛生服務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了縣級醫院,真正找準了“突破口”。令人矚目也讓人期待。但好事如何才能真正辦好?筆者以為,要謹防走進“三個誤區”。
  一, 避免改擴建過程中“撒胡椒面”。370多億元人民幣用之于少部分醫院“升級換代”,當然算得上是資金充裕,但這筆資金一旦均攤到全國七成以上縣級醫院,仍然不寬鬆。目前,全國有2000余家縣級醫院亟待中央大力扶持,部分醫院設備陳舊老化、就醫環境差是不爭的事實。而且,越是在西北部不發達和邊遠地區,這種現象和矛盾越是突出。所以,有必要將有限資金用到“刀刃”上,要有輕重緩急之分,要有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之分,要有先後、主次之分,要杜絕和防止建設資金“平均分配”,確實將有限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二, 避免因過度追求“標準統一”而造成浪費。改擴建全國七成以上縣級醫院,當然需要一個基本確定的“標準”來衡量和操作,但關鍵是這個標準要合乎實際。如果制定的標準過高,就意味著花錢多、購買高檔醫療設備多,甚至由于標準過高還極易導致浪費。既要縣級醫院的建設標準符合當地實際需求,也要達到方便和惠及患者的目的。
  三, 要避免“一步到位”思維。改擴建醫院不同于改造其他建築設施,除了添置必不可少的硬體設施、設備之外,還要包括必不可少的醫療衛生人員、技術骨幹力量的配備。就先進醫療設備購置來看,也沒有必要一次性到位,而要堅持“新舊結合”、“必不可少”原則。目前,一些基層縣級醫院最匱乏的是高水準醫護人員。據筆者了解,就有個別縣級醫院花巨資購置外國先進醫療設備,但因為無人會操作或操作不熟練,而導致閒置浪費。
  而對于醫護人員的培養和培訓,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打持久戰”意識,要經常抓、時時抓,而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尤其是對于廣大西部欠發達地區,還要重點抓。

  相關稿件
沒有以藥養醫的三甲醫院也難免尷尬 2009-03-11
藥企與醫院“博弈”凸顯藥價虛高“頑疾” 2009-03-05
公立醫院有償預約挂號應全面叫停 2009-02-18
廣州女大學生創業開寵物醫院 2009-01-07
社區醫院:改變財政投入方式 按診次購買中醫服務 20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