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佣金大戰監管部門應關注啥
    2009-02-27    皮海洲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去年以來的大熊市導致了證券經紀業務的低迷,新增客戶數量驟減,為爭奪客戶的“佣金大戰”因此而再次上演。發生在深圳地區的這場佣金大戰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據媒體2月26日報道,深圳證券業協會將與深圳證監局一道,對佣金費率排名後20名的證券營業部給予關注。

  其實,這也是對佣金費率最低的20家證券營業部給予關注。筆者認為,深圳證券業協會與深圳證監局的這種做法大為不妥,這是一種助紂為虐的損害公眾投資者利益的行為。肯定有投資者要問:監管部門是不是站錯隊了?面對券商佣金大戰,監管部門更應該要關注什麼?
  其實,自2002年5月1日以來,我國券商實行的就是最高上限向下浮動的佣金制度。根據規定,券商向客戶收取的佣金不得高於證券交易金額的3‰,也不得低於代收的證券交易監管費和證券交易所手續費等。因此,只要券商收取的佣金不低於監管費與手續費,那麼,券商的佣金再低也是合法的。當然,這些低佣金營業部的做法有可能違背了《深圳地區證券營業部誠信與自律公約》的規定,但這種“自律公約”本身就是違犯政策規定的,其目的是製造行業壟斷,是違背《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作為監管部門來説,理應廢除包括《深圳地區證券營業部誠信與自律公約》在內的各地區券商聯手制訂的這種違法違規的“自律公約”,怎麼反而還以這種違法違規的“自律公約”為依據,對實行低佣金的證券營業部進行監管呢?
  實行低佣金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保護公眾投資者的利益,活躍股票交易。這種做法不僅符合國際慣例,而且也符合中國股市發展的長遠利益。畢竟與世界上其他國家與地區佣金收取標準相比,國內券商普遍實行2‰~3‰的佣金明顯偏高。以美國為例,美國券商在佣金標準設置上十分注重成交額、換手率、交易次數。美國網上券商的股票交易費已經降到基本為零,通常一次不超過5000股的交易只收10美元左右。而在中國香港股市方面,自香港聯交所取消0.25%的最低佣金費率管制以來,香港證券經紀商便把佣金實際費率降低至極低水平。
  就A股市場而論,管理層也是積極促成交易成本降低的。我國政府已將印花稅率從雙邊合計徵繳0.6%降低到單邊徵繳0.1%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券商繼續實行較高的佣金費率,顯然與政府部門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的精神不符。更何況,券商是股市的受益者,更有責任與義務通過實行較低的佣金費率來活躍股市。因此,監管部門理應鼓勵券商實行低佣金費率。
  不僅如此,實行低佣金費率還是一種人性化的做法,有利於融洽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關係。經過了2008年的大熊市,投資者損失慘重,在這種背景下,券商降低佣金費率,對投資者來説,至少也是一種安慰。特別是在券商們依舊拿着“天價高薪”的情況下,面對“散戶割肉,券商吃肉”的局面,券商實行低佣金費率也是向投資者讓利的一種表現,有利於緩和投資者的不滿情緒。

  相關稿件
上海叫停券商基金在銀行網點營銷 2009-02-24
券商集合理財快速擴容 有望帶來百億資金 2009-02-18
成交量持續放大 市場對上市券商業績預期轉暖 2009-02-12
券商迅捷行動 備戰集合理財産品牛年起跑 2009-02-09
統計顯示去年廈門券商利潤同比銳減56.31% 200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