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成功的關鍵在藥改
    2008-12-08    作者:陳志嚴    來源:南方都市報

  目前&&的“醫改新政”,把“醫藥分家”列入議事日程。但仔細分析,醫藥分家後,病家未必就能真正得到實惠,恐怕看病照樣多掏錢,甚到掏更多的錢!

  為控制病人藥費比例過大,相關主管部門及多數醫院也設置了一些限制醫生的制度門檻,如將門診及住院病人的藥費比例與獎金挂鉤等懲罰措施。即病人藥費支出不能超過醫療總費用的百分之多少,否則將按超出部分扣發一定比例的獎金。此法雖治標不治本,效果不甚明顯(主要是這些醫生從藥販子手裏拿的回扣數遠遠大於所扣的獎金數),但對用藥醫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如果醫藥分了家,藥品全部進入市場流通領域,醫院將失去對病人用藥的監管機制,加之同一城市多個藥品商家相互競爭,醫生將成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大贏家。恐怕手握處方特權的醫生更像脫韁野馬而毫無顧忌———誰家藥店給的好處多,病人的處方就會支到哪家,好處多的背後是病人掏更多的錢!
  也許有人會天真地認為:明知醫生介紹的藥店藥品價格居高,病家完全有權利選擇其它藥店藥品。但別忘了,看病用藥是專業性極強的行當,用什麼藥完全在醫生的掌控之中,加之同一種病可替代的藥物無計其數,醫者略施小計,五花八門的奇、新、特藥不但成為該醫生的治療“專利”,而且還會成為“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奇貨獨居”而大發其財了。如此複雜而專業的問題病人始終難辨真偽,當然只有隨醫生擺布了。
  不難看出,醫改目的之一就是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起病的實質就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雖然前者隨着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創辦社區醫院、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及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的&&,使人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曙光,但看病貴的癥結卻依然存在,其實質就是藥價虛高不下。所以,醫改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藥改!如果不擠乾藥品泡沫,讓藥品利潤回歸到適當空間,如果不理順藥品(包括醫用耗材、器械、試劑)經營渠道,如果不用強制手段規範臨床用藥、用法律方式解決藥品、器械、試劑的回扣行為;如果不對流竄於各個醫院的藥品、儀器、試劑銷售商進行嚴厲打擊,顯然難以解決看病貴的問題,醫改之惠民目的將難以實現。

  相關稿件
廣東醫改關鍵是解決財政投入問題 2008-12-04
徵求“醫改”意見不應守株待兔 2008-11-18
超過90%的群眾對新醫改方案給予積極評價 2008-11-17
醫改意見徵詢倒計時 正式稿短期“難産” 2008-11-11
博弈新醫改要警惕挾私分肥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