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中印度將扮演重要的新角色
    2008-11-24    作者:王磊    來源:人民日報

  隨着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全球新興經濟體正遭遇越來越強烈的衝擊。新興經濟體能否有效抵禦金融風暴,對於恢復全球經濟的增長來説,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新興經濟體重要一員的印度,目前正採取多項措施,力求在穩定國內經濟的同時,促進全球金融體系的改革。印度的努力折射出了新興經濟體應對危機的決心。
  印度股市今年跌幅近60%,央行外匯儲備近6個月來縮水630億美元。引以為豪的IT外包服務業,因為六成服務對像是歐美金融公司,贏利能力大幅降低。房地産市場由於資金鏈斷裂舉步維艱。工業增長率預計僅能維持在5%,是去年的一半,而被稱為印度經濟“脊梁”的中小企業,更是難覓資金來源。據估計,今年印度的經濟增長將降低到7.5%至7%,而此前印度曾維持了連續4年9%的高速增長。
  自今年年初,印度經濟就開始受到通脹的困擾,10月份統計的最高通脹率超過12%。由於明年5月要舉行全國性大選,辛格政府今年早些時候採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使通脹率在近期回落到了9%以下。但隨着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辛格政府不得不採取更為大膽的做法,實施較為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在不到四週的時間內,印度央行三次宣布調低存款準備金率,並降息至7.5%,各商業銀行隨後開始下調企業貸款利率和個人信貸利率。政府還將在增加農民貸款和收入、提高化肥補貼、公務員加薪、加快道路和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累計投入資金近14萬億盧比。為保障城市就業率,辛格總理還呼籲各大企業為保持穩定,不要裁員。
  辛格政府的努力,增強了國內民眾應對金融危機挑戰的信心,對穩定市場,避免危機進一步惡化起到了積極作用。10月份,印度消費品價格趨於穩定,城鎮居民消費規模已見回升的態勢。金融系統大量資金的注入,緩解了流動性不足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投資意願,也迅速增加了城鄉就業崗位。內需的拉動,為經濟的平穩發展提供了保證。
  然而,印度畢竟是人口眾多的新興經濟體,經濟運行中也存在着脆弱而易受傷害的一面。就像辛格不久前在出席二十國集團華盛頓峰會時所説,像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雖然不是這次金融危機的製造者,但卻由於種種原因而受衝擊最為嚴重,損失最為慘痛。毫無疑問,如果經濟增速放緩或經濟形勢惡化,將導致千百萬人重新回歸貧困,健康衞生和教育水平逐漸滑坡,這些負面效應不一定會立刻顯現出來,但會影響到一代或幾代人。
  正是由於深受金融危機之痛,印度才會更加明確地意識到,必須把抗擊金融風暴與推進全球金融體系的改革結合起來。目前,印度政府正積極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力求在這一過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辛格不久前&&,要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短期內國際社會必須加強合作,減小金融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從長遠看,必須改革全球金融體系,從根本上避免此類危機再次發生。印度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努力推動金融體系的改革,無疑將有助於增強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