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降息 貨幣政策引領救市政策潮
    2008-10-30    作者:傅勇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10月30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基準存貸款利率均下調0.27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

  這是一個半月來,中國人民銀行第三次調降貸款利率,第二次調降存款利率。此外還有一次針對部分房地産信貸的變相降息,即優惠利率由8.5折降低為7折,力度超過4次降息。
  這樣的政策密度當然只能在經濟急速下滑時出現。不幸的是,當前就是這樣的時刻。股市屢創調整新低,房市極度低迷,大有從高位急速墜落的態勢。一度氾濫的流動性也開始在銀行、企業和家庭之間“窖藏”起來,信貸緊縮初露端倪。而且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內資産價格調整已經開始對實體經濟産生明確負面影響,並且這個影響尚處於開始階段。果斷降息有助於增加金融的市場流動性。日前,央行已經決定一年期央票發行頻率由此前的每週一次減為兩週一次,以調整央票供求,進一步提升銀行系統流動性。
  貨幣政策通常有較長的周期。在經濟下行周期啟動時,當然應該果斷行動。果斷的行動對於維持市場信心和人氣至關重要。當前在悲觀預期作用下,經濟主體已開始收緊資金鏈,信用活動減少。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將是相當危險的。
  當然還有一個國際背景。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週三將把聯邦基金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至1%。且交易員甚至未排除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0.75個百分點至0.75%的可能性。美國大型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其消費者信心指數由9月份的61.4急降至38.0,創下該指數建立以來的最低點。美聯儲已別無選擇,雖然其降低利率的空間也已經十分有限。幾乎可以肯定,日本央行將在本週五降息,而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將在下月行動。
  因而,此次央行降息帶有明顯的聯合行動的色彩。近期的跡象顯示,今天的內地股市和實體經濟與外圍市場和經濟體已緊密相連。中國有必要呼應西方主要央行的聯手降息。這代表了中國支持並參與全球救市的姿態。這一姿態如今變得十分重要。經濟學家勞倫斯H.梅耶在1996~2002年期間擔任美聯儲理事。在記述這一段經歷的書《聯儲歲月:我所了解的美聯儲》中,梅耶寫道:“911”事件發生後美聯儲大幅降息時,他們並不關心別國央行會有怎樣的反映。現在則顯然是今非昔比了。
  而央行搶先降低利率還有控制與其他貨幣的息差的考慮。近期因美元對除日元之外的其他貨幣急速升值,使得人民幣也面臨較大的被動升值壓力。美聯儲和其他央行降息之後,本幣與其他貨幣的利差則進一步擴大,這將加重人民幣升值壓力。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已經放緩。在當前出口日趨疲軟的背景下,人民幣更不具有繼續升值的基礎。
  此外,央行繼續展示了其不對稱降息的藝術。不對稱降息主要體現在加大了對三年和五年期存款利率的調低力度,分別調低了0.36和0.45個百分點。這樣一方面減少家庭實施貨幣“窖藏”的動力。近期的數據不斷顯示,流動性開始回流銀行,並開始沉澱下來。這是通貨緊縮的明確信號。
  另一方面,利率結構的調整也有利於改變存貸利差倒挂的尷尬局面。央行針對購房信貸的優惠政策&&後,商業銀行遲遲沒有明確相關細則。這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但從商業銀行的角度,由於房貸利率優惠更大,從而有做賠本買賣的可能性,因而積極性不高。此時,家庭也會出現不合理的決策。按照此次降息前利率,3至5年(含5年)以及5年以上的優惠貸款利率分別低於3年期和5年期的基準存款利率。央行的此次不對稱降息分彆扭轉和縮小上述兩個檔期的利率倒挂現象。
  在全面轉向“保”經濟的帶動下,貨幣政策再次引導了國內政策的變化。顯然,這次並不是結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