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市場亟待價值體系重估
    2008-10-29    倪金節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之際,維持佔據固定資産投資大頭的房地産行業穩定的意義不言自明。有人説,短期內在找不出第二個啟動內需增長點的情況下,救樓市實質就是在救經濟。

    但是,反思過去的十年中國經濟所經歷的一系列經驗和教訓,本來很多可以避免的“非受迫性”失誤(指在正常情況下,能力所及能夠回擊的球出現失誤),最終成為阻礙中國經濟健康成長的致命性頑瘤。因此,當前中國絕不能夠像十年前那樣,再次創造極為優良的房地産生存環境,讓房地産行業快速膨脹。
    儘管住房制度的市場化改革,最終被實踐證明是能夠有效拉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馬車。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房地産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一定程度上確實保證了中國經濟的“高增長、低失業”的黃金組合。然而,當前房地産業挾持中國經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自從2002年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的上升周期以後,房地産業成為大多數企業最容易獲得暴利的行業,成了各個地方短期內業績大見成效的耀眼明珠。同時,房地産的發展又帶動相關産業的大力發展,目前政府大力整頓的鋼鐵、水泥、電解鋁、建材等哪一個不與國內房地産有關?目前經濟上的瓶頸能源,電力、運輸、水等哪一個不與房地産有關?
    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在固定資産投資中所佔比例巨大(已達四分之一左右),不少城市的GDP增長有30%以上,固定資産投資有50%以上來自房地産,上下游共涉及50多個行業。
    以房地産為核心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的居高不下,對中國銀行業的信貸造成巨大的壓力。這些年銀行信貸閘門屢屢失控,最近5年基本都是只需要9個月就能完成央行年初確定的全年信貸額度。可以説,只要以房地産為核心的固定資産投資回落不下來,銀行的信貸紀錄將會繼續被打破。而暴增的信貸為銀行的深入改革和治理設置了“攔路虎”,更為金融穩定帶來了嚴重的隱患,房地産商更是直言“銀行先死房地産商後死”。房地産業的畸形發展危害巨大,還在於腐敗的滋生以及社會兩極分化的加劇,使和諧社會建設面對巨大的政治難題。
    在筆者看來,樓市如果要救,其關鍵不在於通過放鬆貨幣環境和降低交易成本,更為重要的在於通過供求關係的內在調整,讓全國房地産市場進行一次審慎而嚴肅的價值體系重估,讓投資者和地産商最終找到各自的利益平衡點,並在這個過程中淘汰掉一批競爭力不強、並且有礙房地産行業健康發展的地産商。
    經過這輪博弈,讓70%的城市資源和財政資源集中在保障性住宅方面,而30%留給商品房市場。中國的房地産行業要想真正走向健康,大多數民眾都能安居樂業,就不得不經歷那樣殘酷的現實。

  相關稿件
房地産新政能取得好效果嗎? 2008-10-28
對房地産市場未來的幾個建議 2008-10-27
金融宏觀調控報告支持房地産業合理有效信貸 2008-10-27
中國房地産市場一週語錄[2008-10-24] 2008-10-24
廣州近期&&規定規範房地産按揭服務行為 200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