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俊倒閉 中國製造企業亟待救援
    2008-10-17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東莞樟木頭最大玩具廠、在業內頗有影響的合俊玩具廠倒閉,給了脆弱的中國出口加工製造業沉重一擊。有人可以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繼續保持樂觀,但失去了工作的6500名工人和被拖欠貨款達一年之久的供貨商,絕不可能同意這樣的結論。

  合俊玩具廠的倒閉,説明中國製造企業生存空間嚴峻,即使管理最佳、成本最低,急劇變革的經濟時代也不可能給他們出路。合俊玩具廠是多數製造廠商的縮影,他們經歷了自救、擴張、收縮等種種辦法,最終難以抵禦市場轉型與金融風暴的共同衝擊。
  從去年開始,玩具製造廠商的日子很不好過。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幅度接近20%,去年下半年加速升值。為防止經濟過熱,去年央行連續6次上調貸款利率,今年歐美、日本等近40個國家或地區紛紛&&新安全環保標準,增加玩具出口難度,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後用工成本上升。合俊集團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塑料成本上升20%,最低工資上調12%及人民幣升值7%,儘管在成本減省及與客戶洽談價格方面付出大量努力,合俊營運仍錄得毛損約2620萬港元。
  海關總署的統計報告顯示,1~7月,中國具有玩具出口實績的企業有3507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2.7%。東莞的情況則更糟糕,今年上半年,東莞玩具出口5.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成為近年來的首度下降。考慮到東莞玩具製造業佔全球約30%的比例,可以得出明確結論,中國代工製造的低成本優勢幾近喪失。
  也許有人會為低成本製造企業的倒閉擊節叫好,筆者絕無這樣的雅興加以附和。低成本製造企業的倒閉絕不等同於産業升級換代的成功,事實上,這些製造企業倒閉之後,換來的是中國産業結構中的大規模真空。貼牌生産與品牌生産是完全不同的兩條發展路徑,即便貼牌生産到富士康這樣巨大的規模,也無法讓富士康轉型為擁有自主品牌的製造廠商。
  合俊能夠在短短10多年時間裏發展到如此巨大規模,在管理與産品上可謂費盡心思,對低端産品缺乏創新精神的指責是無的放矢。在首個5年裏,合俊的設計、制模、生産、裝配及包裝等一站式生産模式,開始形成規模。第2個5年裏,合俊開始構思有機整合垂直和水平生産系統。2004年,在OEM市場已站穩腳跟的合俊開始挺進成人玩具市場,並開始開發以USB線連接電腦的玩具貓之類的小玩具,以尋求新的增長點。合俊集團的高層賴潮泰曾經&&,為了進一步提高産品在巿場上的吸引力,公司將加強産品設計實力,致力轉型為ODM廠,同時投放更多資源來開拓內地巿場,擺脫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合俊試圖通過資本市場與多元化經營挽救頹勢。2006年9月,集團在香港地區上市;2007年9月,合俊集團買入福建天安礦業股份,開始進軍礦業。但此後股價的持續低迷與經濟景氣下滑,使合俊無法收回總代價在1.33億元至4.1895億元之間的收購成本。今年8月,合俊進行了上市以來第3次配股,以每股0.293元配售9209.6萬股,集資約2680萬元,同時以2700萬元出售其在清遠市佛岡的一塊土地,對於緩解斷裂的資金鏈無異於杯水車薪,合俊集團股價總計縮水95%。市場劇變,沒有給類似於合俊這樣的廠商轉型的時間和空間。
  合俊不會孤獨,已經有一半以上的玩具廠商歇業,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倒閉行列。倒閉風已從中小企業蔓延到大企業,此前一週,中國最大的印染企業——浙江江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頃刻間轟然傾塌,原因同樣是資金鏈斷裂,江龍控股欠銀行貸款達12億,民間借貸至少8億。製造企業必須收縮陣線,管理現金以求自救。
  企業轉型、提升産品這樣的高調無助於企業度過嚴冬,惡性競爭之下的産能過剩與國內消費不旺在經濟下行周期中顯露無遺。沒有一個政府願意看到大批企業倒閉,但我們必須以及時、明確的拯救方案,向市場注入信心。此時,拯救企業的惟一辦法是地方商業銀行發揮篩選能力,向已被市場證明有競爭與創新能力的企業放款,給中國企業罩上防護網。同時,想盡所有辦法甚至直接發錢到手中,增加民眾的消費能力,將那些中國企業必須倒閉一批迎來升級換代的春天之類的廢話驅逐出市場。
  有效率的企業興,則經濟興,這一箴言什麼時候都不能忘。

  相關稿件
別再讓製造企業受夾板氣 2008-08-13
傳統製造企業力爭“後來者居上” 2008-06-16
瀋陽民營製造企業崛起的啟示:叫響自主品牌 2008-05-09
中國電子製造企業國際化面臨資金困境 2007-11-22
針對中國製造企業信任危機專家為企業把脈 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