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10-08 新華社記者:明金維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斯特勞斯-卡恩日前強調目前的金融危機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所有國家共同應對之後,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總統薩科齊6日&&,將致力於勸説歐盟其他成員國與法國、德國、英國和意大利一起,在金融危機面前協調行動。這説明,國際社會日益意識到攜手合作、共同應對這場危機的緊迫性。 過去一個多月裏,美國次貸危機驟然升級,並呈現出向世界其他地方蔓延的趨勢。隨着更多金融機構陷入困境,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蕩。在經濟和金融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超出了單一經濟體的範疇,各國加強合作有着現實意義。 次貸危機的根源是美國住房市場泡沫破裂,大批購房者無力償還貸款,但由於金融創新和金融全球化的發展,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卻不僅僅局限於美國。 首先,在美國住房市場繁榮期,大量住房抵押貸款被打包成資産支持證券,其購買者不僅包括美國的金融機構,也包括美國以外的一些投資者。如果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不僅會對美國的金融機構,也會對其他國家的金融機構造成或大或小的衝擊。 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全球經濟彼此緊密相連,各個經濟體之間通過貿易、投資等活動,彼此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特別是,一些主要經濟體的金融動蕩往往會影響全球投資者的信心,一個經濟體的經濟困境甚至會造成全球性的貿易和投資活動調整。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不存在完全不受外部影響的“孤島”。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裏,全球各經濟體主要還是依靠自身力量應對次貸危機産生的問題,但目前看來,金融市場依然動蕩、投資者信心還是比較脆弱。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國際協調行動,將減少各國投資者對於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預測,從而有助於恢復市場信心,避免危機進一步升級甚至失控。 應該看到,隨着金融危機持續發展,各方在加強國際合作方面已有一定的共識。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6日&&,在應對金融危機時,由西方七國集團組成的G7體系已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而應該建立一個包括中國、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等主要新興經濟體在內的新體系。本月4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法、德、英、意四國領導人會議也承諾,歐盟各國將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四國領導人還提出,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就應對金融危機召開一次全球性峰會。 這些信息,都傳遞了期待全球性攜手行動的政治意願。而各國的攜手行動,也將對全球金融秩序産生深刻影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