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軟實力:用更少實現更多
    2008-08-15    作者:關立學    來源:經濟參考報

  資源整合是企業軟實力的惟一使命定位,企業不在於擁有或佔有多少資源,而在於企業能隨時隨地隨需按照自己的意願整合資源。軟實力經營的特徵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價值最新,回報最久。

核心:最具價值的關鍵少數

  按照企業軟實力理論的闡述,企業軟實力是企業中最具價值的關鍵少數,這個關鍵少數可少到濃縮成一個圓點——企業的核心價值。
  西方學者做過一個比喻:管理就像一座漂浮在&&&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佔1/3,大體相當於組織、制度、技術、手段和方法等有形管理;隱在水中部分,佔2/3,大體相當於組織成員的價值觀念、人際關係、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無形管理。傳統管理更多地着眼於佔1/3比重的有形管理,企業文化着眼於佔2/3比重的無形管理。
  企業文化也像一座漂浮在&&&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佔3/4,大體相當於企業文化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等有形的企業文化;隱在水中部分,佔1/4,大體相當於企業的核心理念。核心理念在企業文化體系中屬於起核心作用的關鍵少數,也是決定企業軟實力的最關鍵因素。
  企業生存管理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創立者鄧正紅認為,越是有價值的東西,在全局中所佔的物質分量越少,企業軟實力的價值也在這裡。
  近百年來,總有一些化學家費盡心機試圖破譯可口可樂的配方。曾經有兩位德國的科學家宣布,他們解開了可口可樂配方的秘密。對此,可口可樂公司發言人巴裏斯予以否認,他説,“想要揭開配方秘密的人不少,但沒有人成功。可口可樂的配方依然十分安全地鎖在公司的保險櫃裏。”專家們都知道可口可樂的絕大部分是水,而最關鍵的配料可能還不到總量的1%。但近一個世紀來,人們卻無法破解這1%的核心物質。正是靠着這1%,可口可樂才能夠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獨特口味。可口可樂這項産品如今已不是一種簡單的産品,在這項産品中包含厚重的文化內涵。
  這也是可口可樂的核心價值所在。

創意:最高層次的軟實力

  對於一個企業來説,內部和外部總存在着各種豐富的資源,能否整合好這些資源,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往往起着十分關鍵的作用。鄧正紅認為,企業軟實力某種意義上是企業一種特定的資源和能力,成功的企業之所以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善於用其最有價值的東西去整合其內外部資源。
  企業是一組資源的集合體,企業之間的競爭圍繞着資源的爭奪與利用展開。從一定意義上説,做企業就是對各種資源的整合。因此,一個企業的市場地位,不僅取決於擁有資源的數量與質量,更取決於對資源的利用效率。前者是企業生産經營的必要條件,但它與企業的市場地位不成正比;而後者才是維持企業持久競爭優勢的關鍵。系統論認為,局部最優不能保證系統最優。用軟實力整合資源的目的就是要使現有和潛在的資源相互配合與協調,使之達到整體最優。
  高層次的企業軟實力表現為持續的企業創意,企業軟實力就像一個“點子庫”、“創意庫”,一旦發現潛在需求,就可隨“心”所“意”整合資源,達到“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為橋”的軟實力經營境界。
  縱觀世界保持領先的企業,都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徵:靠創意而成功。支撐他們持續創意的基礎就是強大的企業軟實力。創新是企業軟實力的靈魂,資源整合能否達到以更少實現更多,關鍵在於創新性整合。創新既是理念,又是行動,更是能力。企業長期堅持創新所瀰漫的經營氛圍,就是企業軟實力的特質。創新要求企業在同質化時代脫穎而出,希望企業快速找到成功的捷徑,創新要求企業重新整合企業內外資源,好的産品要長期表現優越,必須注重持續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與競爭優勢取決於企業的創新能力。因此,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間的競爭是企業創新能力的競爭,歸根到底又是企業在知識的生産、佔有和有效利用方面的競爭。

整合:最有效能的資源利用

  企業軟實力整合資源,遵循“三效”原則——效能、效率、效用三者缺一不可,産出遠遠大於投入,因此具有以少博多、以弱勝強的特點。資源整合的能效又取決於企業所處的産業大環境,在於是否形成了完備的産業鏈,産業鏈上各個環節是否結成了穩定的分工協作關係。分工越明確、職責越清晰,就越能做深做專,産業鏈條的整體協同優勢也能發揮到極致,産業的效率也就越高,産業的競爭優勢也就越強。
  在現實環境下,企業應重新審視自己所參與的價值鏈過程,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從增值與成本的比較中,將原有的開發、生産、營銷、服務等環節,進行重新設計和組合,將資源集中於特定的點,僅保留關鍵的環節,而將其他環節虛擬化,即減少投入或放棄某些環節,利用合作夥伴共同完成整個價值鏈的全過程。
  軟實力狀態下的資源整合,集中體現在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因此,企業價值鏈的分解縮短應該成為一种經營戰略。多家企業在一個完整的價值鏈中,各自選取能發揮自己最大比較優勢的環節,攜手合作,共同完成價值鏈的全過程,從而最大幅度地降低經營成本,實現更高的增值效益。企業經營的核心,是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收益。價值鏈的分解縮短能保證企業獲得最大的投入産出比。
  同時,企業要注意加強內部資源配置的合理化,統一使用所有資源,並注意各部門、各環節的協調一致,從而加大了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企業內部的不經濟;合理地利用外部資源,優化企業外部環境,減少企業外部的不經濟,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相關稿件
新疆旅游漸成企業投資“新寵” 2008-08-15
經銷商參股開運作模式先河 民營企業摸索成長路徑 2008-08-15
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經濟才能正常運行 2008-08-15
企業利益不能綁架公眾需求 2008-08-15
統計局:今年7月份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速回落 2008-08-15